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質量監督是指為了確保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對產品、過程或體系的狀態進行連續的監視和驗證,并對記錄進行分析。文章發表在《中華建設》上,是建筑設計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
企業的質量監督可以分為企業內部的微觀質量監督和企業外部的宏觀質量監督。而企業外部的宏觀質量監督又可以分為“行政監督、行業監督、社會監督”三類,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政府部門實施的“行政監督”。它主要是按行政區域分級負責的宏觀質量監督。
0 引言
隨著我國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和不斷應用,其影響已波及到傳統建筑業的方方面面,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市場經濟環境日益成熟,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活動與日俱增,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健全,要求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效率相應提高。
1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性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是推動質監工作現代化建設的助推器。而長期以來,我國工程建設信息的查詢、統計主要依靠逐層人工統計,書面或簡單的報表方式上報,不能有效、準確、及時對工程有關信息進行查詢、統計和分析,嚴重影響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有關責任主體和工程的監管效率和監管力度,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對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新要求。
2 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
近年來,我國在建筑業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特別是上海、江浙一帶經濟發達區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整體水平和政府監督管理信息化發達國家(日本在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差距主要體現在組織機構建設方面、利用市場化手段研發相關軟件方面、信息化標準制定方面、相關數據庫建設方面及整體規劃方面。因此,全面實現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我們還要做很多工作。
目前,信息技術在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基于互聯網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對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海量信息,包括文字、圖形文檔和聲音、視頻資料實現有效存儲和快速查詢。
2.2 先進檢測系統的應用,采用攝像監視系統,覆蓋整個施工現場,用以監視施工現場質量、安全、消防等工作,降低施工現場管理難度,提高工作效率。
2.3 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對建設工程質量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將系統行為和形態、數學模型和物理模型及其時空表現模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系統仿真模型并求解,然后進行糾偏校正,實現工程建設目標的有效控制。
3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解決的主要問題
進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主要用來解決如下問題:
3.1 解決監督檢查的工作內容及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問題 針對某一個單項或分項工程,系統通過隨身電腦的嵌入式軟件或其它形式的客戶終端,以國家和建設部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及相關規程、規范、強制性條文,法規文件為依據,引導確定監督檢查的內容。
3.2 解決監督檢查過程中所采用的標準問題 系統通過隨身電腦的嵌入式軟件或其它形式的客戶終端,提供向導性的監督檢查程序和強大的現場幫助支持查詢計算系統,引導監督人員在施工現場完成質量信息的實時采集測評,并對檢查不合格的項目給出處理意見。
3.3 解決監督檢查結果的管理運用問題 整個信息化系統要建立一個與隨身電腦或其它形式的客戶終端可進行實時信息傳遞的基于互聯網的網絡數據庫,方便管理者對監督檢查信息和監督人員的實時管理控制。
4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應該具有的主要功能
為了強化政府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提高各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管力度和工作水平,凸現政府向社會的服務職能,并有效遏制質量事故的發生,應該建設基于互聯網及工程詳細情況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應包括如下主要功能:
4.1 硬件及底層軟件系統 硬件及底層軟件子系統由服務器端、客戶終端及兩者間的信息傳輸體系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功能為整個系統提供硬件及底層軟件支持。
4.2 網絡管理系統 該系統主要功能為:①接受建設工程網上報監,劃撥分配監督任務,制定監督計劃。②實現政務公開,各項管理職能、動態信息,國家、地方頒布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文件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查詢及監督。③接受網上投訴,并將處理結果上網,供投訴人實時查詢。
4.3 工地檢查系統 隨著3G時代的到來,可以開發出直接面向工地,執行工地現場監督檢查的客戶終端。
5 實現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途徑
5.1 加強行業指導和信息化組織體系建設 推進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信息化工作的領導,深入調查研究,設立或指定專門機構負責統籌規劃、科學管理、宏觀調控,推進信息化規劃的實施。
5.2 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作用,運用市場機制推進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推進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和市場調節機制的作用。開展信息化標準制定、優秀軟件的評議推薦、信息化知識普及和業務培訓等活動,逐步打通軟件之間數據流通的瓶頸,建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軟件產品測評體系,提高行業基礎信息的數字化水平,推動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技術在行業的普及,為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設打好基礎。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雖然迫在眉睫,但又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整個進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逐步普及信息技術在工程質量監督中的應用,推進建設行業電子政務建設,以監督信息化手段為我國建設行業“一流的規劃設計,一流的工程質量,一流的人居環境,一流的產業發展,一流的典型示范,一流的人才隊伍”的目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中級建筑工程師期刊發表:《中華建設》是由國家建設部主管,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建設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優秀期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在行業內擁有權威而廣泛的影響。《中華建設》注重刊發科技論文。論文范圍涵蓋建設行業領域,包括房產、裝飾、公路修建、城市規劃、建筑管理、勘察設計、村鎮建設、城市建設、住房制度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