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為控制的手段,通過制定成本總水平指標值、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責任等,達到對經濟活動實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與過程。文章發表在《城市建筑》上,是高級建筑師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程序;方法
成本控制反對“秋后算賬”和“死后驗尸”的做法,提倡預先控制和過程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必須遵循預先控制和過程方法的原則,并在成本發生之前或在發生的過程中去考慮和研究為什么要發生這項成本?應不應該發生?應該發生多少?應該由誰來發生?應該在什么地方發生?是否必要?決定后應對過程活動進行監視、測量、分析和改進。
一、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概念
施工項目成本是建筑施工企業為完成施工項目的建筑安裝施工任務所耗費的各項生產費用的總和,它包括施工過程中所消耗的生產資料轉移價值以及以工資補償費形勢分配給勞動者個人消費的那部分活勞動消耗所創造的價值。
施工項目成本按經濟用途分析其構成,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構成施工項目實體的費用,包括材料費、人工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間接成本是為組織和管理施工項目而發生在該項目上的管理性費用。按成本與施工所完成的施工量的關系分析其構成,它是由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組成,其中固定成本與完成的工作量多少無關,而變動成本則隨施工量的增加而增加。
二、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程序
成本發生和形成過程的動態性,決定了成本的過程控制必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根據成本過程控制的內容和原則,重點控制的是進行成本控制的管理行為是否符合要求,作為成本管理業績體現的成本指標是否在預期范圍之內,因此,要搞好成本的過程控制,就必須有標準化、規范化的過程控制程序。一般控制程序如下:
l、管理控制程序
管理控制程序就是為規范施工項目成本的管理行為而制定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內容如下:
(1)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系的評審組織和評審程序。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不同于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反映的是企業的質量保證能力,由社會有關組織進行評審和認證;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是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沒有社會組織來評審和認證。因此,企業必須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系的評審組織和評審程序,定期進行評審和總結,以便持續改進。
(2)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系的運行機制。一個企業的各分公司、項目部的運行質量往往是不平衡的。一般采用點面結合的做法,面上強制運行,點上總結經驗,再指導面上的運行。因此,必須建立專門的常設組織,依照程序不間斷地進行檢查和評審。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促進成本管理體系的保持和持續改進。
2、指標控制程序
項目的成本目標是衡量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業績的主要標志。項目成本目標控制程序如下:
(1)確定施工成本目標及月度成本目標。在施工開工之初,項目經理部應根據公司與項目簽訂的《項目承包合同》確定項目的成本管理目標,并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確定月度成本計劃目標。
(2)搜集成本數據,檢測成本形成過程。過程控制的目的就在于不斷糾正成本形成過程中的偏差,保證成本項目的發生是在預定范圍之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定時搜集反映施工成本支出情況的數據,并將實際發生情況與目標計劃進行對比,從而保證成本整個過程在有效地控制之下。
(3)分析偏差原因,制定對策。施工過程是一個多工種、多方位立體交叉作業的復雜活動,成本的發生和形成是很難按預定的理想、目標進行的,因此,需要對產生的偏差及時分析原因,分清是客觀因素或是人為因素,及時制定對策并予以糾正。
三、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方法研究
項目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選擇好方法的標準就是只要滿足質量、工期、安全的前提下,能夠達到成本控制目的。但是,各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究竟在什么環境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法,是由控制內容確定的。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的環境和控制內容來選擇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項目成本控制有以下幾種方法:
1、以項目成本目標控制成本支出法
在項目的成本控制中,可根據項目經理部制定的成本目標控制成本支出,實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為出”,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體的處理方法如下:
(1)人工費用的控制。項目經理部與施工隊等簽訂勞務合同時,一般應將人工費單價定在預算定額規定的人工費單價和合同規定的人工費用補貼兩者之和之下,輔工還可再低一些,其余部分考慮用于定額外人工費和關鍵工序的獎勵費,如趕工費、夜班費等。如此安排人工費就不會超發,而且還留有余地,以備其他特殊之需。
(2)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對材料費的控制主要是通過控制消耗量和進場價格來進行的。其中控制消耗量是通過編制材料需用量計劃、控制材料計量和控制工序施工質量才實現的。對材料成本控制,要以預算價格來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購成本,至于材料消耗的數量控制,則應通過“限額領料單”去落實。
2、偏差分析法一典型的執行情況測量法
在測量執行情況時主要運用的是偏差分析法,又稱掙值法,是評價項目成本實際開銷與進度情況的一種方法,它通過測量和計算計劃工作量的預算成本、已完成工作量的實際成本和已完成工作量的預算成本得到有關計劃實施的進度和費用偏差,從而可以衡量項目成本執行情況。
偏差分析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引入一個關鍵性的中間變量-掙值(已完成工作的預算成本,也稱為贏得值),來幫助項目管理者分析項目成本、進度的實際執行情況同計劃的偏差程度。運用偏差分析技術要求計算每個活動的關鍵值。
3、用成本分析表法控制成本
成本分析是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徑之一,包括月度成本分析表和最終成本控制報告表。月度成本分析表又分為直接分析成本分析表和間接成本分析表。月度直接成本分析表主要反映分部分項施工實際完成的實物量與成本相對應的情況,以及與預算成本和計劃成本相對比的實際偏差和目標偏差,為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和針對偏差采取相應措施提供依據。
月度間接成本分析表主要反應間接成本的發生情況,以及與預算成本和計劃成本相對比的實際偏差和目標偏差,為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和針對偏差采取相應的措施提供依據。此外,還要通過間接成本占產值的比例來分析其占用水平。
建筑設計國家級期刊發表推薦:《城市建筑》雜志創刊于2004年,是由中國建筑學會主管、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主辦的國家級建筑類學術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23-1528/TU,國際刊號ISSN:1673-0232,郵發代號:14-23。
參考文獻:
【1】孫慧,畢星,項目成本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3
【2】李書源,高曉兵,施工項目經濟核算與成本控制,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6
【3】周莉,淺談成本控制與項目管理,新疆鋼鐵,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