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化學對我們認識和利用物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文章發表在《科學與財富》上,是化學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化學思維,品質培養
化學的歷史淵源非常古老,可以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我們的祖先鉆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驅趕猛獸,充分利用燃燒時的發光發熱現象。當時這只是一種經驗的積累。
化學知識的形成、化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它的發展,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歷史的前進。
一、思維深刻性的培養
思維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維品質的基礎。它表現在對化學問題的深入思維,要求學生用扎實的雙基、透徹的概念以及化學知識的本質和規律,去認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題意,靈活、準確地解決具體問題。
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化學思維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維具有離散性所影響,從而在化學概念與原理、化學性質與變化、實驗操作與手段的本質理解呈孤立、間斷的狀態或停留在機械記憶的水平上,影響了思維能力的提高。離散性還表現在對化學概念、原理、規律只滿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視其來龍去脈,或只注重內涵而忽視其外延,對化學知識理解應用起到不良的影響。
克服思維的離散性,提高思維的深刻性,必須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思維特點和規律,正確認識化學復雜運動形式,抓住關鍵形成思維中心,以逐步達到增強思維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學中,還應把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結構體系,并挖掘它們之間內在聯系和對立統一關系,使學生形成“多則擇優,優則達快”的思維方式。
二、思維邏輯性的培養
這是思維的重要品質,它表現思維的條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維處在半幼稚半成熟時期,造成他們在認識問題過程中存在混亂現象,即思維的無序性。這種無序性還反映在學生不能正確把握有關化學概念及知識間的因果關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難。
作為描述性為主的初中化學,很有必要以理論為指導,以反應規律為線索,加強推理教學,增強化學知識的條理性、規律性。同時,教師要時刻注意正確引導,進行歸納總結,做到觸類旁通。在“無序”變“有序”的過程中,督促學生復習和理解重點知識,記憶有關結論,強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并按類型精選有關習題進行有目的練習,使所學的知識由“無序”到“有序”,由“會”到“活”,由“活”到“用”。
三、思維精密性的培養
這是思維特殊的品質,化學思維的精密性(或精確性)表現在從量的角度來理解或研究化學概念理論、物質及其變化規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學知識的需要,也是教學大綱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學畢竟是以描述性為主的化學定量研究與化學計算,必須恰當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學知識的基礎上,不能脫離初中化學原理與化學事實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學計算。教師在精選題型、題量上要使學生在思維的精密上得到訓練與加強。
為了使思維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們可以運用不同的知識討論、分析同一問題,加強知識間的聯系,這種訓練由教師給學生輸入一個信息,然后,學生根據這個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輸出許多新的信息,逐步減少思維的片面性,從而提高思維的精密性。
四、思維敏捷性的培養
它反映了思維的銳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應以正確性為前提,它是上述幾種思維品質的集中表現。在教學實踐中,因思維定勢緣故,思考問題方法總受某種“模式”的束縛,而極大影響了思維的敏捷性。如,我們講到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時,學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質”這種模式,而對于原子、離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卻認識不足,由于知識面掌握不全,就談不上敏捷性。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零碎的化學知識聯系成一個整體,使他們學會知識遷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維定勢的一個方法。同時,配合增加足夠數量的習題,以及經過一定的解題技能的訓練,對于提高思維敏捷性有著明顯的幫助。
如何搞好這方面的訓練呢?我們總結以下幾點:
(l)變化練習,深化雙基;
(2)定時練習,訓練速度;
(3)一題多解,訓練思路;
(4)多題一解,掌握規律;
(5)設計新情景,培養遷移能力;
(6)一般題爭取一題一得,典型題一題多得(包括知識、思路、方法等)。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初中生化學思維品質的培養,離不開化學實驗與化學直觀教學所具有的鮮明性、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及其使學生產生形象思維的作用,是其它手段所不具備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配合及平衡,能夠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因此,在教學中還應高度重視化學實驗與化學直觀教學。
自然科學期刊論文發表推薦:《科學與財富》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二級學術刊物,郵發代號:62-151。本刊以發表國內外科學技術各學科專業原創性學術論文為主,涵蓋科技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