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許昌開普電氣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內刊號:41-1401/TM
國際刊號:1674-3415
創刊時間:1973
投稿郵箱:pspc@dlbh.net
期刊官網:https://www.dlbh.net
出版地:河南省許昌市
綜合影響因子:5.748
復合影響因子:6.826
所屬分類:電工技術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原刊名《繼電器》,創刊于1973年,是由許昌開普電氣研究院(原機械工業部許昌繼電器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電工技術類科技期刊,半月刊,每月 1 日、 16 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是美國《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收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2014—2016、2018、2020、2021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2017、2019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收錄期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PD)收錄期刊、英國科學文摘(SA,INSPEC)收錄期刊、俄羅斯《文摘雜志》(AJ,VINITI)、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收錄期刊。
本刊的主編是中國工程院羅安院士。編委會主任委員由中國科學院盧強院士和中國科學院程時杰院士擔任。編輯委員會有143名成員組成,其中7名院士,10名國際委員。編委會成員全部來自國內外重點大學、科研院所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在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領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面向科技創新和國家戰略需求,聚焦國內外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領域的最新動態、高新成果和前沿技術,是反映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科學技術前沿和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為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科研提供了詳實、有效的信息資源,也為相關學科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了學術交流平臺。
辦刊宗旨
關注學科發展,理論聯系實際,面向應用,為科研生產一線服務。
專業范圍
主要刊登涉及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專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及運行經驗、技術改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等方面的論文。包括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電力系統規劃、綜合能源系統、新能源發電、智能變電站、智能輸電及用電技術、大規模電動汽車接入對電網的影響、微電網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電力自動化及遠動技術、電力系統通信、電能質量、電力市場等。
主要欄目
理論分析,綜述,應用研究,設計開發,工程應用以及針對行業技術發展和熱點課題的特約專稿、專輯、專題等。
開放獲取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雜志發表的所有文章一經發表,即免費、永久地在線訪問,沒有訂閱費或注冊障礙。論文一經錄用,《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擁有論文的著作權包括復制權、發行權、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利。論文出版后作者對該文擁有署名權,作者仍可在知識產權協議(CC-BY-NC 4.0)許可下使用和分享文章。《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自2008年起在官方網站免費開放全文檢索。采用“CC BY-NC:署名(BY)-非商業性使用(NC)”協議(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這意味著本刊允許任何非商業用戶使用、傳遞、復制本期刊內文獻。本期刊開放獲取政策符合DOAJ對開放存取的定義。
作者和讀者對象
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相關技術領域的教師、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博士、碩士研究生等,從事電力科研、設計及設備研制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發電廠、變電站所、輸配電系統及供電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從事電力生產、建設及經營管理部門的相關人員,冶金、煤炭、石化、鐵道、建材以及機械行業的相關人員等。
發行范圍
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及五大發電集團的設備采購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設計院從事科研、設計的技術人員、設備采購人員、管理人員;從事電力科研、設計及設備研制的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及有關高校師生;從事電力設備制造的企業;從事電力生產、建設及經營管理部門的相關管理人員;從事冶金、煤炭、石化、鐵道、建材以及機械行業的相關人員。
理論分析,綜述,應用研究,設計開發,工程應用以及針對行業技術發展和熱點課題的特約專稿、專輯、專題
本刊宗旨關注學科發展,理論聯系實際,面向應用,為科研生產一線服務。
美國《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
荷蘭《文摘與引文數據庫》(Scopus)收錄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
2014—2016、2018、2020、2021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017、2019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收錄期刊
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PD)收錄期刊
英國科學文摘(SA,INSPEC)收錄期刊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
俄羅斯《文摘雜志》(AJ,VINITI)收錄期刊
1、征稿范圍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原刊名《繼電器》)屬技術類科技期刊,主要刊登涉及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專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及技術改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等方面的論文。 如: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電力自動化及遠動技術、電力系統規劃、電力系統通信、電力市場、電能質量、智能電網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微電網技術、智能電動汽車充電與售電技術、智能電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新能源并網與調控技術(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電力系統低碳化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等。
《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雜志為了將更多高質量的文章和更為豐富的內容呈現給讀者,特面向國內外電力行業征集稿件,歡迎踴躍投稿。
2、主要欄目
理論分析,綜述,應用研究,設計開發,工程應用以及針對行業技術發展和熱點課題的特約專稿、專輯、專題等。
3、 稿件撰寫要求
(1) 總則
要求文字簡練、 語言流暢、論述嚴謹、重點突出。在不影響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請盡量精煉語句、精簡圖表和公式、簡化推導和證明過程,宜將篇幅控制在 6000 字以內(包括圖表所占篇幅)。
(2) 題名
來稿均應有中英文題目,題名須文字精煉、寓意鮮明,盡量不使用外文縮寫詞。
(3) 作者和單位
作者姓名列于文題下。署名為第一的單位應是稿件報道研究的知識產權所屬單位。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應按國標《漢浯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拼寫。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寫),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寫),名字連寫;若多位作者且作者單位不同時,將姓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和作者單位名稱前加注序號;作者單位和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要規范、統一。文末請附作者簡介,包含姓名、性別、出生年、學歷、職務職稱、當前研究課題及研究方向等。
(4) 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以300~400字為宜。重點包括4個要素,即研究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目前存在的問題,針對該問題,提出何種方法。該方法詳細的研究過程,最后得到的結果結論。
英文摘要須與中文摘要對應,但應句型簡單,語句通暢,意義完整。摘要須用第三人稱撰寫。關鍵詞:根據全文描述,提取5~8詞語,用“;”分隔。摘要撰寫要求詳見本刊投稿指南。
(5) 正文
正文內容一般按引言、研究方法和分析、研究結果與結論。文中論述應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數據可靠、語言簡潔、行文流暢。
引言簡要綜述與本文課題有關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闡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突出工作的創新點。內容包括:研究背景、作者的創新性、研究的應用前景。
文中和公式中字符(數字、希文、英文、羅馬字)的大小寫、上下標及上下標字母含義須明晰,明確區分上下角標的相對位置,表示向量及矩陣的字母請用黑斜體,表示變量的字母用斜體,其余用正體。文中所用技術名詞應前后一致。計量單位的名稱、符號一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中的規定使用,國家法定廢除的單位一律不可繼續使用,必須按現行標準進行換算。文中首次出現的不常用的專有名詞,須附英文或縮寫;公式須連續編號且準確無誤;名詞術語請參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規定書寫。
文中圖表應少而精,插圖用 Microsoft Office Visio 軟件繪制(可用彩圖),插圖繪制要大小適宜、勻稱、清晰,盡量使用符號。圖、表隨文走,須放在正文中相應的位置,按出現先后順序編號;坐標圖應有標目,由物理量名稱、與物理量相應的符號和單位等三要素組成; 表格格式為三線表;照片須清晰;圖表、照片均須成比例,一般寬度不超過7 cm,需通欄排圖表寬度宜不超過16 cm。圖表中文字、變量、單位、數字要清晰,圖表應附中、英對照的圖名、表名,并注明物理量及其單位。
結論是對研究結果的概括性總結,內容包括:研究結果所提出原理的普遍性、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以及與先前發表過的結果的異同,也可以針對本文難于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議。
(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應從1開始按序在文中引用處標注。只列公開出版物,以便審編者、讀者查閱。中文參考文獻和圖書采用中、英文對照表述,其他外文請用英文表述,英文字體為小五Times New Roman。參考文獻代表了論文的研究起點,高水平的科技論文應有一定數量的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著錄格式詳見本刊投稿指南。
(7) 基金項目
在投稿的同時,請附言說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項目概況、有關的背景資料和成果的主要創新點。凡屬國家、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重點攻關課題項目的研究論文,本刊優先考慮。須在首頁腳注中注明基金的名稱和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