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的:梳理具身設計概念,淺析產品設計視角下的具身設計分析思路方法:通過文獻法,梳理具身認知概念與發展,提取重要理論如“認知是具身的”三個層次含義;借助比較法,對比不同領域的具身設計,人機工程學、多通道設計等不同理論視角下聯系身體行為與產品的觀念的定義與特征;參照建筑學中對于具身設計的研究,將產品具身設計歸納為3個層面,進而通過實例分析區分不同層面關注點的異同。結論:總結出產品視角下具身設計的共性特征,指出產品具身設計的案例分析思路。
關鍵詞:具身設計;產品設計;具身認知
一、前言
設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產品設計旨在依據需求實現產品功能,在功能、結構、色彩、材質等方面提高產品品質,優化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使產品更好的服務于用戶;產品設計追求的用戶體驗效果包括使產品使用體驗舒適自然、方便高效、安全健康等。
近年來,具身認知這一概念在心理學領域逐漸熱門,具身認知強調人的認知與身體的緊密聯系,而產品設計正是建立物與人之間的聯系。產品設計的訴求與具身認知理論不謀而合,因此驅動了學者們將二者聯系起來。同時,早在具身認知概念出現之前,設計界已經不乏對人的身體與產品之間關系的探討,為當今的學者們研究具身產品設計奠定了基礎。
二、具身認知理論簡要
具身認知也譯“涉身”認知[1]。其核心思想是認為人的身體在認知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認知由身體活動及活動方式而共同組成。具身認知的學者們主張思維和認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和發端于身體的,身體的構造、神經的結構、感官和運動系統的活動方式決定了我們怎樣認識世界,決定了我們的思維風格,塑造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2]。
心理學家葉浩生對具身認知的內涵作了系統的闡述:認知是大腦、身體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心智、大腦、身體和環境交互作用,構成一個一體的自組織的動力系統[3]。“認知是具身的”這句話可以被進一步歸納為如下三層含義:(1)身體的狀態直接影響認知過程;(2)大腦與人體的感覺運動系統在認知的形成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3)認知既是具身的,又是嵌入的,大腦嵌入身體,身體嵌入環境,它們構成了一體的系統。
因此,具身認知的一般性過程是在在環境與身體的互動中完成對事物的認知過程,同時運用到感覺通道與運動通道兩種介質所形成的認知經驗,時刻影響著人的判斷。
三、具身設計概念
(一)建筑學領域的具身設計
基于建筑設計學的視角,2015年,清華大學學者李若星在《試論具身設計,一種身體角度的建筑設計方法》一文中解析建筑與身體的關聯方式及意義,并提出建筑學領域的“具身設計”的概念[4]。李若星的“具身設計”的概念,是以身體的生命特性對建筑中人的精神影響作為出發點的一種建筑設計方法。
在具身設計研究中,李若星基于神經系統對感官刺激產生的知覺活動和行動活動這一研究成果,提出建筑環境給予身體的感官刺激會引發知覺感覺和活動行為,并且進一步將身體與建筑的關聯分別命名為“感知層”、“行動層”關聯和“認知層”關聯。
(二)教學設計領域的具身設計
教學設計領域的具身設計研究框架由具身設計研究實驗室(Embodied Design Research Laboratory,EDRL)的國際著名學習科學領域的著名學者多爾·亞伯拉罕森提出。該研究框架整合了認知心理學、生態動力學、現象學等觀點。
亞伯拉罕森教授指出具身教學設計有兩種類型:基于動作的設計和基于感知的設計[5]。基于動作的設計以學習者感知運動能力為基礎,發展出策略性的用于具身交互的動覺慣例;基于感知的設計以學習者早期心理能力為基礎,人在對現象的感知判斷中推理事物邏輯。具身設計通常和具身交互相聯系,通過與人造物品進行交互來創建、操作和分享意義,是一種能夠將學習交互具身化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三)具身交互
關于具身交互,有不少學者對此下過定義,其中MIT給出的定義較為全面:具身交互關注于把人作為一個具身化的角色,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得的方式在物理世界中進行交互,這類方法和人機交互中的可觸摸計算以及社會計算密切相關,它與周邊的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無縫地融合在一起,為用戶創建出一種交互體驗[6]。
四、與身體設計相關的產品設計理論
身體行為視角下的產品設計,有利于從使用方式上設計出更加滿足用戶行為、情感需求的產品[7]。因此,雖然基于具身認知的產品設計還沒有專門的論著,但不乏有從身體行為方面對產品設計進行研究的觀點。
無意識設計由深澤直人提出的,無意識設計強調設計要研究用戶心理的方式,通過分析人們復雜的、深層次的行為動機,去滿足用戶無意識的行為需求。在身體行為研究方面中。
人機工程學是研究產品結構如何滿足用戶生理需求問題的學科,通過產品結構的科學設計滿足用戶使用的舒適性和效率等要求。在身體行為研究方面,人因工程學所探討的人體尺寸和結構等因素對具身認知研究行為與產品之間的相互關系起到重要的啟發作用。
多通道交互融合使用多種輸入和輸出通道用最適當的方式傳遞信息,完成交互,滿足用戶需求。多通道交互將智能設備的通道和用戶感官進行管理,根據具體需求,給不同的感官分配對應的通道,通道之間相互配合,即采用圖像、語音、動作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機交互,模擬真實世界的交互方式。
這些產品設計觀點都是從身體行為的某個角度對產品設計進行研究,缺乏對身體認識的系統建構。但這些理論也反映著從具身認知以身體為研究核心,基于具身認知的產品設計符合現代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或為產品設計開辟一個新的研究視角。
推薦閱讀:工業建筑與建筑結構哪個期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