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春秋
![]() |
期刊名稱: | 紅巖春秋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50-1009/D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7-4686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 | |
主辦單位: | 重慶時報集團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紅巖春秋》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紅巖春秋》是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指導、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管、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全國學習研究宣傳紅巖精神的中心刊物。1989年,《紅巖春秋》在鄧穎超等老一輩革命家親自關懷下創刊。
《紅巖春秋》體現黨的光輝歷程與黨的當代實踐相融,歷史文脈與人文風貌相兼,欄目豐富,內涵深厚,既保持通俗性、故事性文風,又適時反映黨的工作熱點;既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又具有全國黨史研究視野。時任重慶市委書記汪洋曾為雜志題詞:“希望繼續秉承以史為鑒、資政育人的辦刊宗旨,將《紅巖春秋》塑造成重慶獨特的文化品牌,為新時期黨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1982年4月,應重慶市委之邀,童小鵬、孔原、許滌新、榮高棠等一批南方局老同志重返紅巖,他們與市委主要領導同志就加強南方局黨史資料征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總結和宣傳好南方局歷史等廣泛交換意見。
1985年,鄧穎超同志最后一次重返紅巖,題寫了“紅巖精神,永放光芒”八個大字。在離開重慶時,她深情地說,紅巖的事情就拜托大家了。鄧大姐的囑托,推動了南方局歷史和紅巖精神的研究。
1988年6月6日,童小鵬同志向重慶市委建議,在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領導下成立專門的“南方局黨史資料研究室”,加強對南方局歷史的研究,并且辦一份刊物,編一套《南方局史稿》,把鄧大姐交給的深入研究、準確宣傳南方局歷史這件事情繼續進行下去。重慶市委采納了他的建議。
市委黨史工委在向市委上報的《關于創辦南方局黨史刊物的請示報告》中稱:“為了進一步推動南方局黨史和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史料征集和研究,擬創辦一個面向全國的資料性、學術性刊物,以抗戰時期南方國統區黨史為主,兼及建黨以來重慶地方黨史,努力為推進黨的基本路線,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加強兩個文明建設服務。”以后,刊名定為《紅巖春秋》。
在南方局老同志和重慶市委的重視和主持下,《紅巖春秋》幾個月內就爭取到刊號(當年四川省只拿到2個公開刊號),辦好了手續。童小鵬將這一喜訊報告了鄧穎超同志,鄧大姐欣然題筆為即將誕生的《紅巖春秋》雜志題寫了刊名。
1988年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同志在重慶接見了紅巖春秋雜志社工作人員,并就如何辦好本刊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說:刊物“要表現整個黨的活動,……不能把黨史搞成社會史。要搞得豐富生動,這樣對青年的教育作用會更好”。
1989年5月,《紅巖春秋》正式創刊,16開,96頁,每個季度出一期。由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管主辦。重點研究和介紹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初期,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黨中央領導國民黨統治地區黨的工作和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政策的歷史,以及重慶地方黨組織的歷史。這是全國范圍內唯一一份集中宣傳周恩來和紅巖精神的刊物。
1990年,編輯出版《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烈士殉難40周年紀念特刊》,這是最早系統介紹歌樂山烈士的專集。
1991年,第1期始,《紅巖春秋》改為雙月刊,64頁,逢單月出版。
1996年編輯出版的“紅巖魂系列叢書”《鐵窗風云》上、下冊,當年隨“紅巖魂展演”劇組進京,大受讀者歡迎,上柜后很快銷售一空。
1999年編輯出版《中共中央南方局故事專輯》,受到老同志們的歡迎。
2002年12月30日,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暨紅巖春秋雜志社召開新年座談會。于漢卿、馬力、王效才、孟廣涵、馮克熙、羅淑芳、黃友凡、劉文權、林曦、張仲明等重慶市老領導、老同志在會上就如何加強《紅巖春秋》的工作、提高辦刊質量進行了討論,提出:紅巖精神出在重慶,重慶既要為紅巖精神自豪,更應為進一步挖掘紅巖精神而努力。一方面要用紅巖精神教育、塑造當代重慶人,推動重慶各方面工作深入開展;另一方面要向全國介紹、傳播紅巖精神,讓紅巖精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充分發揮促進作用。
2003年6月,周勇同志從重慶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任上調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和紅巖春秋雜志社社長。
2004年12月12日,第二屆重慶市委第85次常委會要求,“要把《紅巖春秋》雜志辦成‘學習、研究、宣傳紅巖精神的主陣地’”。此后,重慶市委常委會每年要聽一次黨史工作匯報,其中包括《紅巖春秋》雜志辦刊情況。
2005年,《紅巖春秋》確定為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直接指導的黨史刊物,并開始以“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為目標,在拓寬宣傳時段和內容方面作出探索。
2006年2月,重慶市委書記汪洋同志在第二屆市委常委會第120次會議上聽取黨史工作專題匯報后提出:“要把以史為鑒、資政育人提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通過對黨的歷史的深入研究和總結,為經濟社會發展、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服務。不久,汪洋同志又在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關于舉辦《紅巖春秋》刊行百期座談會的報告上批示:“希望繼續秉承以史為鑒、資政育人的辦刊宗旨,將《紅巖春秋》塑造成重慶獨特的文化品牌,為新時期黨的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為此,《紅巖春秋》開設了“資政育人”專欄,為加強先進性教育,資政育人,培育“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發揮了積極作用。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遲到90年的報道簡奕 (22)
南方局歲月·口述歷史
周恩來的話,我銘記了一輩子康岱沙;張正霞;陳以中;周孫煊 (30)
抗戰風云
中國空軍的首次反擊唐學鋒 (36)
抗戰烽火中的重慶消防胡懿 (41)
人物故事
情報夫妻的愛情信物蒲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