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 |
期刊名稱: |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4-1247/Z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1-5101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安徽省司法廳 | |
主辦單位: |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雙月刊)2002年創刊,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是安徽省政法系統唯一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主管單位:安徽省司法廳,主辦單位: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國內統一刊號:34-1247/Z,國際標準刊號:1671-5101
• 期刊欄目:名家講壇、本期特稿、博士文萃、理論法學、應用法學、警察學論、綜論平臺、教育新論。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134;總被引頻次:178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75;綜合影響因子:0.079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投稿論文目錄:
1 黨旗在引領警院科學發展中高高飄揚 ………………………………………………2
2 論行刑法治 …………………………………………馬臣文; 1-7
3 論調解員的調解終結權………………………………………… 王紅梅; 8-11+22
4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公開性特征的具體認定 …………………………………………張爍; 12-14
5 不同種有期自由刑并罰問題研究………………………………………… 陳鑫; 15-18
6 “兩個當場”情境下敲詐勒索罪認定芻議………………………………………… 霍成茹; 19-22
7 新形勢下非法集資犯罪之審查逮捕研究 …………………………………………閔豐錦; 23-27
8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具體適用與完善………………………………………… 謝一鳴;汪少飛; 28-33
9 刑事被害人啟動二審請求權研究………………………………………… 甄思宇; 34-39
論文范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公開性特征的具體認定
2010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文簡稱《解釋》)為非法集資類犯罪司法認定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做出了規定,其中最引人關注之處是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必須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和社會性四個特征。但該司法解釋施行以來,司法實踐中在對這四個特征具體認定上,仍然存在不少爭議。本文擬對公開性特征認定中的幾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期對相關問題的解決有所裨益。一、公開性本質屬性的界定《解釋》雖然對公開宣傳的方式進行了不完全列舉,但并沒有對何謂“向社會公開宣傳”給出明確的判斷標準,在實踐中如何具體認定公開性成為一個疑難問題。(一)觀點爭議有觀點認為,該罪的公開性指的是對于出資者來說是公開的,而不以出資者之外的人知曉為必要,也不要求某一區域或者行業的多數人對此知曉。[1]也有觀點認為,現實中存在許多采用隱蔽方式進行宣傳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因此只要行為人是出于非法吸存的目的,同時向不特定公眾進行了廣泛的信息傳播,就應被認定為具有公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