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
![]() |
期刊名稱: | 電子政務 |
期刊級別: | 核心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11-5181/TP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1672-7223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國家科學圖書館 | |
期刊匹配 咨詢學術顧問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電子政務》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電子政務》是中國科學院主管、國家科學圖書館主辦中國首家大型綜合指導性的電子政務專業期刊,著眼于數字時代中國政府公共管理和未來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探索,致力于探討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的道路和模式,提供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性和參考性意見,著力推進社會信息化和中國電子政務進程,是中國電子政務決策者、思想者、建設者和應用者的必備讀本,是中國電子政務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交流平臺。
• 期刊欄目:人物視點、專題報道、學術篇、建設應用篇、國際篇、政策篇
• 數據庫收錄情況:《電子政務》雜志已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收錄。
• 讀者對象:①決策者——中央、地方(省市縣)各級政府/行業主要領導和信息化主管;②思想者——電子政務學術研究、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的專家學者;③建設者——電子政務企業及相關產業的CEO、CIO、CTO;④應用者——電子政務的最終用戶,包括政府、企業、公眾及內部辦公人員。
• 辦刊宗旨:以“服務中國電子政務實踐”為核心辦刊理念,集結整合國內外電子政務的高端專家資源,依托開放的研究合作體系,理性探討國內外電子政務建設的經驗,聚焦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關鍵問題,探討中國電子政務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推動國家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發展的進程。
• 影響因子:復合影響因子:1.107 綜合影響因子:0.444
《電子政務》2024年8期論文發表目錄
算法可接受公平:全球算法治理的一個共識機制
陳玲;孫君; 2-12
公共部門中的算法透明能否影響公眾信任?——基于一項調查實驗
劉特;鄭躍平;楊學敏; 13-28
算法驅動公共決策:階段、理路與困境
王祥州;張成福; 29-40
學術篇
“人工智能+”賦能政策精準實施的機理——以X市“政策精算師”賦能財政補貼直達快享為例
吳茵;謝新水; 42-53
控制抑或整合:技術治理何以影響政府績效?
吳少微;孟佳瑋;魏姝; 54-67
技術嵌入型治理:框架、邏輯與進路——以丹東市大數據指揮中心賦能市域治理為例
劉海軍; 68-80
公共價值視角下資源稟賦與政府規制對平臺數據隱私保護水平的影響——基于多案例的實證分析
蔣國銀;蔡興順;楊三;楊萬強; 81-96
元宇宙賦能智慧城市建設:理論機制、問題檢視與治理舉措
李玉梅;王嫣;許晗;高鶴鵬; 97-108
集成改革、區塊鏈信息賦能與地方政務服務創新——基于S市“新車掛牌一件事”服務的案例考察
龍吟; 109-117
隱蔽的形式主義:技術執行視域中智慧化網格管理的實踐機制與現實困境——基于浙江省“基層治理141體系”的經驗考察
李沁怡; 118-128
《電子政務》最新論文發表范文
算法可接受公平:全球算法治理的一個共識機制
摘要: 算法公平是算法社會的倫理基礎。由于算法歧視根植于數據、算法和人類行為的復雜互動,社會科學和計算科學所定義的算法公平存在理想與實踐的鴻溝。為跨越這一鴻溝,創新性地提出算法可接受公平的概念,并將其作為全球算法治理的一個共識機制。通過對84份全球算法治理樣本的內容分析,提煉出算法可接受公平的具體內涵。研究發現,全球算法治理實踐中的可接受公平包括數據公平獲取、數據無偏代表、數據透明處理、算法多元無偏、算法透明義務、效益共享、責任對稱和代際公平等八條準則。研究還發現,產業界、政府和國際組織等治理主體對算法公平的各個準則的可接受程度存在差異,技術和經濟層面的接受度高,而價值和理念層面的接受度低。這也意味著,算法可接受公平具有調適性,將隨著技術發展和人類社會互動的過程而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