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家庭
![]() |
期刊名稱: | 民族大家庭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2-1324/D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5-1953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 |
主辦單位: | 湖北省民族大家庭雜志社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民族大家庭》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民族大家庭》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民族大家庭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民族大家庭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民族大家庭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民族大家庭》主管單位: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辦單位:湖北省民族大家庭雜志社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3年主編:周祥單價:5元/期國際標準刊號:1005-1953國內統一刊號:42-1324/D
• 期刊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民族大家庭》(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民族大家庭》雜志社主辦,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管的雜志。宣傳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識,展現民族風貌,促進民族團結,讓世界了解少數民族,讓少數民族了解世界。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 《民族大家庭》發表論文目錄:
1 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座談會在恩施自治州利川市召開 ………………………………………………周祥; 2
2 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到實處 ………………………………………一智; 1
3 因地制宜 科學施策 舉全省之力加快民族地區小康社會進程——湖北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 ………………………………………李智; 4-6
4 愛在山南——湖北20年援藏情……………………………………… 羅一萌; 7-9
5 踐行群眾路線 推進真情服務——湖北黃岡市民宗部門著力為民族宗教界人士辦實事 ………………………………………孫新民; 10-12
6 全國對口援藏工作20周年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湖北援藏“華新模式”受表揚……………………………………… 12
7 福澤恩施事業興——恩施市打造武陵山民族團結進步示范中心小記……………………………………… 張云;王波; 13-14
8 把握“兩個共同”主題 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章——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民族工作30年紀實 ………………………………………肖賢定; 15-17
9 做少數民族群眾的貼心人——記湖北宜昌西陵區環城北路社區黨委書記任紅娟……………………………………… 唐聰; 18-20
10 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應邀為湖北省委中心組作宗教工作專題輔導報告 ………………………………………江華富; 20
摘要:多元化教育理念的形成能夠使我國的民族聲樂教育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也使得民族聲樂教育的格局變得更加宏大,給我國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開展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因此,不斷強化和完善民族聲樂教育,就應該積極加強民族聲樂教育理念的更新發展,努力轉變教學思維模式,在民族傳統聲樂教學中落實多元化教學觀念,讓學生能夠更加平等地對待民族聲樂教學中所出現的各種不同的文化。
一、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發展現狀
中國民族唱法與西洋唱法的融合問題逐漸成為影響民族聲樂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如果僅是一味地采用西洋唱法,而忽視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民族唱法,那么就可能影響到民族唱法的傳承和發展。在單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最后可能會走上過度西化的發展道路,而中國傳統的民族聲樂知識卻大多被忽視。此外,如果學生不能接觸到擁有56個民族文化背景的民族唱法的教學,就可能使其缺失傳統聲樂教學基礎,影響其對聲樂唱法的辨別,不利于其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忽視了民族聲樂教學的本土性特點,會影響其今后的規范化發展。因此,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民族聲樂教學在處理“土唱法”與“洋唱法”的融合方面還需要加強相關的研究。
二、促進我國民族聲樂教育持續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切實轉變民族聲樂教育觀念
加強民族聲樂教學的發展,努力傳承和發揚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創造更多優秀的民族聲樂作品,培養具有民族聲樂素養的專業音樂人才。要實現上述目標,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進行切實轉變,即要樹立與時刊發展相符合的新的民族聲樂價值觀念,轉變過去那種唯西方化的教育理念,逐步實現多元化的民族聲樂價值觀念。切實轉變民族聲樂教育觀念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1.加強對傳統民族聲樂理論的研究我國的聲樂藝術從原始社會一些簡單的聲樂符號發展至今,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而又曲折的發展過程。在民族聲樂教育發展歷程中,伴隨著民族聲樂教學實踐經驗道德不斷累積,相關的聲樂理論也在日益積累和發展中逐漸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