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氣象
![]() |
期刊名稱: | 高原氣象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62-1061/P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0-0534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 期刊信息:《高原氣象》Plateau Meteorology(雙月刊)是全國性大氣科學期刊之一,創刊于1982年,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主辦及科學出版社出版。主要報道我國大氣科學,尤其在青藏高原氣象學,山地氣象學等學科領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觀點、新進展,推動和促進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以及人才的成長,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主要刊登大氣科學領域的各個方面,涵蓋天氣氣候方面的理論、觀測和預報預測方法、全球氣候變化、大氣物理、大氣化學和大氣雷電等學科。特別歡迎并優先發表國家知識創新工程和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在大氣科學前沿各分支領域以及學科交叉點上有創造性的研究成果。《高原氣象》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62-1061/P,國際標準刊號:1000-0534
• 期刊欄目:學術論文、 短論、 研究簡報、 學術討論、 經驗交流和綜合評述等欄目。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劍橋科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收錄
• 讀者對象:氣象及相關的水文、農業及地球環境等學科領域的科技人員、業務人員及高等院校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高原氣象愿衷心成為氣象科研工作者相互交流的優秀平臺,繁榮大氣科學。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1.768;總被引頻次:422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2.396;綜合影響因子:1.599
•2015 年01期《高原氣象》雜志投稿論文:
孟加拉灣風暴對高原地區降水的影響 ……………………………………段旭;段瑋;
基于MTM-SVD方法的西南地區降水季節內振蕩特征分析……………………………… 王春學;馬振峰;鄧彪;王佳津;
河西走廊中西部干旱區極端暴雨個例分析……………………………… 孔祥偉;陶健紅;劉治國;傅朝;吉惠敏;
一次重慶特大暴雨過程的中尺度分析……………………………… 陳鵬;劉德;周盈穎;何躍;廖峻;龐玥;張虹;
2010年新疆北部暴雪異常的環流和水汽特征分析 ………………………………李如琦;唐冶;肉孜·阿基;
東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際特征及環流變化……………………………… 丁婷;陳麗娟;崔大海;
2014年中國科技期刊17種大氣科學類核心期刊排序………………………………
風廓線雷達和地基微波輻射計在冰雹天氣監測中的應用 ………………………………黃治勇;周志敏;徐桂榮;張文剛;王鈺;
基于多普勒天氣雷達的兩種垂直風廓線反演方法的對比分析 ………………………………肖艷姣;萬玉發;吳濤;王玨;
范文:孟加拉灣風暴對高原地區降水的影響
【摘要】:利用衛星遙感數據TRMM(3B42)與地面觀測數據變分訂正后的降水量資料、TBB資料、NCEP/NCAR再分析資料,對1998 2010年25個孟加拉灣風暴的登陸路徑、強度、冷空氣入侵及大氣季節變化對高原地區降水的影響進行了分類統計分析,結果表明:(1)孟加拉灣風暴是造成高原地區降水的重要天氣系統,最活躍的時段集中在5月和10 11月,對高原地區的影響主要以降水為主;(2)在孟加拉灣風暴登陸的3條路徑中,東北路徑對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東南部地區影響最大,西北路徑登陸風暴主要影響青藏高原南部地區,偏西路徑登陸風暴對高原地區影響最小;(3)東北路徑登陸風暴,熱帶風暴強度比颶風強度給高原地區帶來更強的降水,而西北路徑颶風強度風暴的影響較大;(4)當東北路徑孟加拉灣風暴與云貴高原地區冷空氣相遇時,其降水量比無冷空氣配合時大2個等級;(5)孟加拉灣風暴活動時段存在5月和10 11月兩個峰值,因季節性的大氣環流(引導氣流)和水汽輸送(強弱)以及熱帶氣旋生成基本條件的不同,導致了高原地區降水程度的差異。
【關鍵詞】: 孟加拉灣風暴 高原地區 降水 風暴路徑 風暴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