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 |
期刊名稱: |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4-1595/P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1-1552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大地構造與成礦學》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季刊)1977年創刊,是地學學術刊物,以刊載國內外學者在大地構造及成礦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主要任務,以促進國內外地學學術交流,推動地球科學研究,活躍學術思想,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為目的。《大地構造與成礦學》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44-1595/P,國際標準刊號:1001-1552
• 期刊欄目:構造地質學、成礦學、巖礦與地球化學。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大地構造與成礦學》刊登內容涉及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成礦學、地球動力學、大陸邊緣地質和海洋地質等多個學科和領域。本刊重點登載原創性和開拓性的學術論文,以及少量具有學科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評述,但不接受一般性綜述文章。本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提倡“雙百”方針,兼容并包不同學術觀點和派別的論文,同時又具有鮮明的特色。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1.561;總被引頻次:1232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833 ;綜合影響因子:1.492
•2015 年第3期《大地構造與成礦學》雜志成功收錄論文目錄:
中山大學地質學科創立90周年暨陳國達院士誕辰102周年紀念專輯 序…………………………………………張國偉
粵西福湖嶺混合巖–花崗巖剖面的發現及其意義…………………………………張俊浩 許清燕 陳國能 唐煜坤 胡文燁 陳震 婁峰 彭卓倫 邱惟 王勇
殼內熔融與大陸造山——中山大學地質學系成立90周年暨陳國達院士誕辰1…………………………………陳國能 陳震 陳雄 丁汝鑫 彭卓倫 Rodney Grapes 張珂 王岳軍 婁峰 沈文杰 鄭義 張俊浩 邱惟 許清燕 王勇
活化構造與克拉通破壞的動力學機制研究…………………………………林舸 范蔚茗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從2015年第3期開始使用DOI…………………………………
成礦流體動力學與大地構造環境的關系(英文)…………………………………池國祥 林舸
論多因復成礦床的形成機理…………………………………許德如 周岳強 鄧騰 王智琳 于亮亮 胡國成 鄒少浩
論文范例參考:粵西福湖嶺混合巖–花崗巖剖面的發現及其意義
【機構】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摘要】 作者野外調查發現的廣東陽西福湖嶺剖面,自上而下呈云母石英片巖→斑點狀和條紋狀混合巖→條帶狀混合巖→混合花崗巖(或“臟花崗巖”)的連續分帶,且不同類型巖石具有不同變形特征,為研究殼內熔融和花崗巖漿形成及大陸流變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自然實例。初步測年結果表明,混合巖和花崗巖均形成于415~445 Ma之間,為加里東期的產物。
【關鍵詞】 混合巖; 花崗巖; 殼內熔融; 大陸流變學; 福湖嶺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