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震
![]() |
期刊名稱: | 高原地震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 63-1029/P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 1005-586X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青海省地震局 | |
主辦單位: | 由青海省地震局、西藏自治區地震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高原地震》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高原地震》語 種:中文,是由青海省地震局、西藏自治區地震局主辦,青海省地震局主管,大16K的幅面尺寸、共70頁以漢語為主的科技類季刊。國內刊號:CN 63-1029/P,國際刊號:ISSN 1005-586X
• 期刊欄目:《高原地震》是青海省地震局主辦的綜合性地震學術刊物,主要刊登青藏高原及國內其它區域地震監測研究最新科研成果。內容涉及:地震地質、地球物理、地震觀測技術、工程地震、地震災害和地震科技管理,以及運用上述學科探討地震預測預報的新理論和新方法。
• 數據庫收錄情況:《高原地震》自創刊以來獲得了《CAJ-CD》執行優秀獎、第一、二屆青海省期刊評比三等獎,被收錄于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源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源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源刊,萬方數據一數字化期刊群源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源刊,書生數字期刊源刊,CEPS思博網一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源刊。
• 辦刊宗旨:《高原地震》它一貫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為指導,貫徹“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創新觀念,有組織有計劃地宣傳地震方面的科技發展動態為辦刊宗旨,現刊社地址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興海路一號省地震局。
• 影響因子:《高原地震》總被引頻次50、影響因子0.094、5年影響因子0.109、他引總引比0.92、被引期刊數29、2007載文量90、基金論文比0.10、WEB既年下載率2.5、H指數(CN)3。中國期刊引證研究報告(2009)數據顯示,《高原地震》總被引頻次80、影響因子0.127、即年指標0.033、引用刊數39、他引率0.84、來源文獻量60、文獻選出率1.00、平均引文數4.82、平均作者數2.77、基金論文比0.267、引用半衰期7.34。
• 2014年《高原地震》論文范文示例:
阿爾金斷裂帶中東段地震活動特征及危險性討論……………………………… 馬玉虎;馬輝青; 1-6
2 安徽強震動臺站場地響應研究……………………… 趙希磊;張學應;趙建和;李發; 7-11
3 2013年海西5.0級地震波形時頻特性研究 ………………………李瑋杰;萬玉杰; 12-15
4 河南濮陽清豐2號井水位快速下降異常原因調查分析 ………………………李桂清;陳繼闊;吳山峰; 16-19
5 臺站鐘差對地震精確定位的影響……………………… 張佑龍;金艷;方素貞;朱生水; 20-22
6 高階統計量方法識別聊古一井氣氡濃度異常 ………………………李希亮;劉希強;李霞;陳其鋒;董曉娜; 23-26
7 湟源地震臺鉆孔數據的小波分析研究 ………………………白占孝;張超美; 27-31
8 安丘地震臺地電場資料質量及干擾因素分析……………………… 韓博;趙銀剛;劉海林;閆德橋;楊立濤; 32-38
9 我國地震災害風險分散模式探究……………………… 任俊峰;袁國旭;孫澎濤;焦成麗;張玉林;李文軍;孫貴成;于艷紅;李萬里; 39-42
10 柴達木盆地氣象和地震災害分析……………………… 陳永順;姚家駿;陳玉華; 43-48
《高原地震》論文編寫參考:淺談地震CT技術在隧道病害診斷中的應用
摘要:地震CT是一種新的工程物探方法,已廣泛地應用于地質與工程勘查、質量檢測和工程病害診斷中。本文介紹了地震CT技術在某隧道的地質病害整治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地震CT,隧道病害診斷,地質病害
一、地震CT技術原理[1-6]
地震CT是利用地震波射線對地質體進行透視,通過地震波走時和能量衰減的觀測對地質體成像。地震波穿透巖土介質時,其速度快慢與巖土介質的彈性模量、剪切模量、密度有關,密度大、強度高的巖石模量大、波速高、走時短,反之亦然。完整堅硬的巖體波速高,破碎巖體和松散的土體波速低。波速可作為巖土介質力學強度和缺陷評價的定量指標。孔隙度小的密實巖體地震波的能量衰減小,破碎的巖體和松散的土體能量衰減大。因而地震CT圖像能可靠地反映各類巖土體的分布界線及破碎巖體的破碎程度和分布。地震CT具有分辨率高、可靠性好、圖像直觀的特點,已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地質與工程勘查、質量檢測和工程病害診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