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基礎與臨床
![]() |
期刊名稱: | 腫瘤基礎與臨床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1-1383/R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3-5412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河南省科協 | |
主辦單位: | 河南省抗癌協會;鄭州大學;河南海上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腫瘤基礎與臨床》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腫瘤基礎與臨床》(雙月刊)曾用刊名:(腫瘤學雜志;河南腫瘤學雜志)1990年創刊,本刊為中國抗癌協會系列雜志,國內外公開發行。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實用性相結合,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防、治、研相結合,中西醫結合,普及與提高結合,促進我國腫瘤防治事業的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為辦刊宗旨。《腫瘤基礎與臨床》主管單位:河南省科協,主辦單位:河南省抗癌協會;鄭州大學;河南海上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41-1383/R,國際標準刊號:1673-5412
• 期刊欄目:基礎研究、短篇與個例報道、臨床研究、綜述。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腫瘤基礎與臨床》主要介紹腫瘤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新成果、新進展、新方法;腫瘤臨床科研成果、工作經驗;有關腫瘤防治的調查統計;抗癌新藥研究成果;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的研究成果、經驗交流;腫瘤研究最新進展的綜述、講座等。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675;總被引頻次:97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59;綜合影響因子:0.371
•2015 年《腫瘤基礎與臨床》雜志第4期投稿論文: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簡介………………………………………………
白花蛇舌草對人肝癌HepG2細胞裸鼠皮下移植瘤PI3K/Akt信號通…………………………………………章尤權 王清泰 陳旭征 魏建威
CXCR_4啟動子報告載體的構建…………………………………………王艷 李丹 黃可 殷小成
宮頸癌組織中高危型HPV與Ki-67表達的相關性…………………………………………關冰
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血清中IL-23和VEGF的水平檢測及意義…………………………………………蔡丙杰
結腸腺癌組織中MMP-2和MMP-9的表達…………………………………………郭世玉 郝昕
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細胞化療前后的變化及臨…………………………………………趙麗麗 張良明
洛鉑聯合替吉奧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療效觀察…………………………………………張艷芳 牛春蓮 夏金
含吉西他濱方案治療NK/T細胞淋巴瘤…………………………………………陳寧斌 吳暉 陳英 楊瑜 何鴻鳴 陳道光 林劍揚 鄭艷彬 鄒思平 王杰松 陳秀容 蔣侃
替吉奧聯合奧沙利鉑同步放療治療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劉麗英 王小倩 倪福春
GEMOX方案聯合同步放療治療Ⅲ期食管癌臨床觀察…………………………………………任建平 張元生
同步放療聯合奈達鉑、紫杉醇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陳森 梁百暉 吳冬梅
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化療治療惡性腦膠質瘤…………………………………………王敏 張漢雄 林燕彬 黎榮光
不同化療方案聯合三維適形放療治療食管癌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分析…………………………………………陳意標 張漢雄 朱文標 陳愛輝 張堅
吉西他濱聯合奈達鉑化療同步三維適形放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鄯慧良
不同位置胸腔胃在食管癌術后放療中的劑量分析…………………………………………古亮 劉陽晨 葉宏勛 周紹兵 高飛 趙鶯
利用薄膜描記比對方法改善顱內腫瘤靶區勾畫的初步評價…………………………………………張超 劉凌湘 易蘭 胡家柱 鄒國榮 黎益華 曾偉華 何艷
復方紅豆杉膠囊聯合調強放療治療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臨床療效分析…………………………………………崔娟娟 江曉燕 譚程
論文范例:宮頸癌組織中高危型HPV與Ki-67表達的相關性
宮頸癌為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2008年全球新增宮頸癌患者52.98萬,死亡人數達25.51人,而發展中國家新發病例達85%[1]。近年來,宮頸癌發病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宮頸癌早期常無明顯的癥狀及體征,中晚期預后較差。因此,早發現、早診斷對宮頸癌的治療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研究[2]認為,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根據致癌風險性將其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型主要有HPV16、HPV18、HPV31、HPV33等,具有較強的致癌性。Ki-67是細胞增殖的重要指標之一,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和預后具有密切關系[3]。本文通過檢測宮頸癌組織中HPV16感染情況以及Ki-67表達水平,分析兩者的相關性,以期進一步探討宮頸癌的早發現、早診斷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