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撰寫過程中語言和標點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論文的質量度,尤其是在核心期刊上投稿的時候,這些問題更需要注意了,通常,這也是容易忽視的一類問題。那么論文撰寫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語言問題有哪些呢?本文小編給大家做了如下一些總結:
以前用筆寫字的時候,常聽人說“字是人的臉面”,意思是說,一手好字會為你增添光彩,看著也舒服。現在,論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機打出的印刷體,文章是不是通順就很突出了,也就成為“人的臉面”了。俗話說“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問題太多,唸不順口,作者給人的印象也不會好。
送審稿中,比較突出的文字、標點方面的問題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說到哪里,語氣、語意不連貫。
⑵ 語意重復,用詞囉嗦,不善運用代詞。
⑶ “而”、“故”、“然”、“其”之類的虛構詞用得別扭。
⑷ 技術術語使用不當或生造術語,這是在論文中最不應出現的文字問題。如果某一領域的名詞術語已經有了國家標準,雖然這類標準一般是推薦性標準,但也應首先使用標準核定的術語,為的是與別人有“共同語言”。在論文中不應使用俗名,即使這樣的名詞已被較多的人使用。術語是有內涵的,在制定術語標準時,對收納的每條術語都有嚴格的定義。如果在論文中不得不創造一條新的術語,對它的內涵一定要說清楚,要有嚴格的定義。我對一篇論文中的“軌跡跟蹤控制”提出過質疑。表面看來“跟蹤控制”還說得過去,細想想,能與“控制” 相連的無非是兩類詞,一是對象,如“溫度控制”、“壓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適應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軌跡跟蹤控制”是什么?“軌跡跟蹤”既不是控制對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實際軌跡對期望軌跡的跟蹤正是對運動軌跡進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軌跡跟蹤”和“軌跡控制”都是可用的術語,而“軌跡跟蹤控制”則站不住腳。還有,在學術性文章中不應使用“電腦”、“光碟”這類商業化和港臺化的名詞。
⑸ 亂用標點符號。錯得最多的是句號,或是長句不斷,或是斷句不當。最不容易用錯的只有問號和感嘆號。
⑹ 近年來有個很時髦也用得很濫的詞“基于”。有時侯翻開一本雜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標題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應該說“基于”一詞翻譯得還是不錯的。“基于規則的系統”比早年譯的“規則基系統”、“以規則為基礎的系統” 聽起來要順耳一些。問題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當。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來追求文皺皺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礎上”,x就應該是個可以被當做基礎的實實在在的東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務級……”,這個“任務級”就不是實在的東西。還有一個用得不當的詞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沒有智能的東西也被帶上了這個帽子。
其實,解決文字方面的問題并不難。作者在寫完文章后只要唸一、兩遍,大部分文字問題都可以發現。不過,如果作者在口語表達上就有不規范的地方和固癖,這樣做的收效不大。如果您在論文撰寫和發表上還有什么困難的話可以聯系本站編輯咨詢相關問題,編輯會根據您的文章方向和具體需求進行相關的解答。
文學論文投稿期刊推薦:《世界文學評論》
《世界文學評論》在發表著名學者與批評家科研成果的同時,也注重發表國內外中青年學者的科研成果,內容豐富,觀點鮮明,富于創見,受到廣大作者與讀者的高度肯定與廣泛好評,在學術界、批評界與教育界均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世界文學評論》以專題研究為主,主要發表著名學者的最新學術成果,同時也注重發表中青年學者具有創造性的成果,容納面更廣,涉及問題更多,但仍以文學研究為中心,關注文學本體,與政治、軍事、宗教、社會問題等無關。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