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學院學報
![]() |
期刊名稱: | 百色學院學報 |
期刊級別: | 省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45-1355/Z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3-8233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百色學院 | |
主辦單位: | 百色學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百色學院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百色學院學報》創刊于1988年7月(原《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從2006年第5期起更名為《百色學院學報》),以黨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秉承“立足地方、高端辦刊”的宗旨,緊跟世界學術前沿,注重凸顯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內涵與特色。近年來,長期開設的固定欄目有“文學人類學”“民族學與人類學”“西南邊疆語言與文化”“左右江革命老區發展研究”(原“鄧小平早期思想研究”)等特色欄目,一些優質文章獲得人大復印資料的《文化研究》《外國文學研究》以及《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這些欄目文章成為中國社科院、四川大學、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關課程的參考書目。所以自2012年以來,在封二封三還開設“百色12個縣區多民族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展示”的欄目,以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方式弘揚中國多民族文化。
《百色學院學報》以弘揚中國智慧和民族文化為使命,通過以專欄組稿、專題討論的方式對一些社會焦點和學術前沿兼具的問題展開討論與對話,不斷提升學報的學術品質。《百色學院學報》強化特色、精心辦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所獲得的榮譽獎項有:2007年首屆全國民族地區“十佳”學報、民族學人類學欄目被評為“優秀欄目”;2010年“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和“廣西高校優秀學報二等獎”;2012年“第二屆民族地區優秀學報”“文學人類學”獲優秀欄目稱號;2013年在“首屆中國民族類高??萍计诳u獎暨優秀編輯工作者評選”中,被評為“首屆中國高校民族類特色科技期刊”;“2011-2013年度廣西高校學報優秀團隊”;廣西新聞出版局頒發的“2012-2013年度廣西期刊獎提名獎”。
百色學院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文學人類學研究、西南邊疆語言與文化研究、民族文學研究、壯學研究、左右江革命老區發展研究、鄧小平早期思想及百色起義研究、文學語言研究、政治、法律、經濟研究、百色市十二區縣多彩民族文化展示
百色學院學報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百色學院學報雜志社介紹
1.《百色學院學報》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副標題除外),并譯成英文。
2.《百色學院學報》摘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為主語),不超過200字。
3.《百色學院學報》關鍵詞3~8個,以分號相隔。
4.《百色學院學報》獲得基金贊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置于首頁頁腳。
5.文內標題要簡潔、明確,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1)。
6.數字用法:凡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和清代以前的歷史紀年用漢字,并以圓括號加注公元紀年;鄰近兩個數字并列連用表示的概數,采用漢字。
7.表格采用三線表,表內數據一律為阿拉伯數字,表序與表題居中置于表格上方。
8.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民族、出生地、工作單位、職稱、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等)另頁附在文后。
9.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出處、版本等詳細情況的注明。格式與示例:
(1)專著格式:主要責任者.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劉國鈞,陳紹業,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論文集格式:作者.題名.編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2]傅斯年.中國歷史分期之研究[A].關鴻,魏憑.人生問題發端斯年學術散論IC].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3)期刊文章格式:主要責任者.題名。刊名,年、卷、期.
示例:[3]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
(4)報紙文章格式: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4]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5)同一專著、論文集、期刊、報紙文章,一律只用一個序號,頁碼統一標注于文章中相應序號之后。
示例:“……特別是善于把比較對象放在不:同層次的系統中加以考察,從而對它們的價值、意義以及歷史地位等做出恰當的評估。”[1](P376)
10.注釋用于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置于頁腳。
11.來稿一律用計算機打印。若文中有補字或音標的,通過電子信箱投稿時請附寄紙質文本一份。
12.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數據庫,請作他投。
13.本刊有權對擬用稿件作文字刪改,凡不愿改動者,請在來稿中予以說明。來稿一經錄用,不得擅自修改和變更作者署名;一經付印,不得再作任何文字上的修改。作者文中所持觀點不代表本刊意見,文責自負。
14.本刊維護首發權,請勿一稿多投。投稿后三個月內未見用稿通知書或審稿意見者,視作退稿處理,作者可自行裁定另投他刊,恕不再退原稿。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傳統節日里特定人際狀態中的自我意識分析——基于心理文化學的視野黎天業 (78)
依托紅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韓繼偉 (82)
老區精神與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研究——老區精神對革命老區發展的啟示趙培森 (87)
少數民族女性高層次人才的發掘和培養許典利 (91)
農村勞動力流動對鄉土文化變遷的影響李文軒 (95)
滇黔桂民族地區庫區移民特色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基于龍灘水電站、天生橋水電站和百色水利樞紐三大庫區的調查研究周叮波 (99)
基于脫貧背景的廣西民族地區農戶融資問題研究——以南寧市武鳴區為例陳麗;韋瀟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