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產品設計論文發表了南京婚俗文化的特征和產品設計研究,論文首先介紹了南京婚俗文化的特征,經過時代的變遷,婚俗文化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人們希望自己的婚禮與眾不同,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南京婚慶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產品設計論文,南京地區,風俗習慣,婚俗文化
南京簡稱寧,又名金陵,作為中國的七大古都之一,以其獨有的文化魅力享譽中國乃至世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獨有的文化氛圍催生出了一些南京地區擁有的風俗習慣,而地方婚禮習俗則又充分表達了當地特有的文化特色。本文主要是針對南京地區的婚俗習慣展開調研,搜尋觀察婚慶過程中所采用的一些道具,思索其內涵寓意,將南京地區的文化特色融入新的婚俗產品的設計當中。
1南京的婚俗文化特征
1.1南京的地理特征
南京位于我國華東地區,是丘陵地區,以低緩的山崗為主,總面積約6597平方公里。在平面上為南北走向,南北長,東西短。南京地區東臨長江三角洲,北臨江淮平原,西南則為皖江地區[1]。南京的交通從古至今也非常發達,古時有京杭運河,長江,現在又有高鐵等現代交通軌道,作為連接南北地區的重要城市,其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發達的交通同時促進了文化和經濟的發展,南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的文化縮影,南京是個具有包容性的城市,而這一切都歸功于南京所特有的地理優勢。因此,南京的地理特征對南京文化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1.2南京的氣候特征
南京的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南京的春天和秋天時間較短,夏季和冬季較長。南京夏季炎熱,曾有“火爐”之稱,冬季則為濕冷。但是南京依然是一個氣候宜人的城市。南京適宜的氣候特征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發展,為南京城市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3南京的歷史特征通常我們會稱南京為六朝古都,所謂的六朝指的是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這六個朝代,由此可見南京作為都城有著很長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直至近代,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南京都被作為都城,可見其重要性。
1.4南京的婚俗文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婚俗文化也經歷了許多的變遷,但是它的變化又是有跡可循的,一個地方的婚禮習俗主要還受到地方文化的影響。由于時代久遠不能將南京自古以來的婚俗文化一一羅列,這里主要探究的是現代南京的婚禮習俗。古時的婚禮習俗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奉行“六禮”,包括了從議婚到完婚的全過程,包括:納采、聞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我國更是有“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說法。南京地處南北交接處,文化交流緊密,所以可以看到各地文化的縮影[2]。現代南京婚禮已經沒有古時那么繁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南京現在的婚禮多為西式婚禮,但是還是有著現代文化的影子。
南京的婚禮習俗主要從男女雙方定親開始,后面雙方家長定下日子,再到婚禮前夕,需要置辦很多婚禮物件。男方結婚前一晚需要準備暖房酒宴,并請小男孩“壓床”;新人的床上要放上棗子、花生、桂圓、蓮子。男女雙方在結婚前一晚不能相見。第二天由男方去女方家迎親,女方出門前手持蘋果,由新娘的兄弟或者舅舅背出門,然后兩位新人去他們的新家,中午是否進行回門宴則由女方決定。下午新人需要去酒店然后準備晚宴。總而言之,南京現代婚禮流程簡單明了,省卻了繁文縟節,為新人帶來便利。
2南京婚慶市場現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待自己婚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走向婚姻的年輕人追求個性。為在千篇一律的婚禮形式中找到突破點,許多年輕人從自己的工作,成長經歷,傳統文化等方面下手。如別具一格的傳統中式婚禮,或者極具特色的主題式婚禮是新人們喜歡的選擇。
2.1結婚群體
從民政局帶來的數據顯示,南京市結婚人后從2010年到2014年為遞增趨勢,2014年到2016年呈遞減趨勢。根據民政局近三年的數據發現,2014年南京人初婚登記總平均年齡為30.1歲,其中男生平均30.1歲,女生平均30.2歲;2015年初婚總平均年齡上升到30.4歲,其中,男方平均30.4歲,女方平均30.5歲;2016年初婚總平均年齡上升到31.6歲,其中男方平均31.5歲,女方平均31.7歲。我們可以發現年輕人結婚年齡在推遲。如今,晚婚已成趨勢,年輕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參加工作時間推后、生活成本增加等原因,導致這幾年南京人口的初婚年齡越來越遲(表1是南京市2010年-2016年結婚人數統計圖)。2.1.1結婚人群心理特征如今步入婚姻的群體多數為85后甚至90后,這類群體都出生在中國經濟發展時期,受教育水平都較高,對于傳統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等理念并不認可,85后強調個性,90后強調創新,這兩類人群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喜歡俗套的東西,喜歡在追求有屬于自己特色的東西?;槎Y新人的消費水平比較強,要求也高,南京作為新一線城市,它有著良好的經濟物質基礎,為婚慶主體人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婚慶主體人群更愿意自己的婚禮別具一格,追尋與眾不同的東西。
2.2婚慶市場現狀
如今的婚慶市場發展很快,但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今的婚慶公司所主推的婚禮形式叫做“一站式”婚禮,就是說替新人包辦婚禮中的各種服務,但實際上,新人的婚紗攝影、酒店、珠寶、新婚旅游、服裝、婚車、伴手禮等仍然需要新人自己去置辦,并沒有做到對新人的“一站式”承諾[3]。哪怕是有這些服務也是簡單的推薦,并沒有做到一個良好的整合。雖然新人選擇“主題式”婚禮,追求自己的特色,但實際上婚慶公司很難滿足新人對“獨一無二”婚禮的要求。同時,婚慶行業從業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難以滿足高要求顧客的需求?;谝陨?,在當今南京的婚慶市場中并沒有形成一個十分規范完美的婚慶市場體系,現有的一些婚慶公司并沒有滿足客人的個性化定制需求。想改變這種現狀的措施就是規范整個市場體系,提升婚慶公司自身能力,拿出讓新人們滿意的婚禮策劃方案,做到真正的獨屬于每一對新人的幸福定制。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婚俗文創產品作為一種新的選擇,可以為新人帶來專屬的個性定制。結合南京特有的文化傳統,開發擁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既可以滿足結婚群體的個性化定制,同時也可以提升婚慶市場的整體水平,是顧客與商家互惠回利的選擇。
3婚俗文創產品的設計原則
3.1文化特色
在進行婚俗文創產品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南京的特色文化這個方面,南京作為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古都,它有著獨屬于自己的特色文化符號,在設計中添加進這些特色,更容易獲得在南京結婚的新人們情感上的認同。南京特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質的應屬于秦淮文化[4]。現在南京市場已經出現一批基于南京特色的文創產品,為婚俗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了參考。
3.2個性化
現代化的生產模式下,可以大規模批量化產出許多產品,雖然滿足了大眾消費,但是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個性化產品的追求[5]。個性化定制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個矛盾,為新人的可選擇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間?,F在的婚慶市場也會有3D打印技術的出現,他們可以為新人現場打印新人自己專屬的logo,做成鑰匙扣送給賓客,也可以為自己打印一個小雕像,真正的讓新人的婚禮出現了“個性”。
3.3經濟實用性
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婚禮的整個花費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小的開支。一味的追求個性而不去考慮其結婚成本也是不行的。在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到成本問題,設計的產品要價格合理,同時具有多重價值。新人在對賓客回禮時,送的喜糖的盒子可以進行設計加工,變成美麗的小工藝品或者收納盒,這樣可以防止用完就扔掉等浪費行為。
3.4空間相適
這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考慮到產品的使用特征和空間相適應原則。設計的產品主要運用在婚慶場合當中,產品的設計應當有著好的寓意。新人在進行婚房的布置時,一般采用的顏色主要為大紅色,象征著幸福與喜慶,房間內擺放的物品也會有所注意,比如“早生貴子”四果,子孫桶等。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使用空間的特性,才能設計出適合幸?;槎Y的文創產品。
3.5綠色設計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如環境污染,資源緊缺等,面對這些情況,綠色設計應運而生。綠色設計產品其內涵主要是人、產品、環境的和諧統一;更是一種可持續性的設計理念[6]。同時,綠色設計也更應該有自身的情感內在,能夠引起使用者的共鳴[7]。在進行木制品加工的企業,比如紅木家具企業,設計者會針對木材余料進行生產再設計,加工成工藝品,這都是非常良好的綠色設計理念。這些余料也可以進行生產再設計,融入新人的婚禮當中[8]。
4總結
婚禮對于每一對新人來說都是充滿著美好回憶的重要儀式?;樗孜幕鳛橹腥A幾千年來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其特殊意義。受到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等因素,一些文化已經逐漸消失,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有義務去保護優秀的傳統文化?;閼c文化作為反應人類文化的一面鏡子,折射出人類社會文化的進程。為了使這些優秀的文化能夠繼續流傳下去,我們應當想辦法將這些優秀的文化賦予新的活力。本文從南京文化角度出發,希望探求特屬于南京的文化內涵,創造出符合南京特色的婚俗文化產品,增加南京新人們對南京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以及驕傲感。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向年輕人傳播傳統文化精神,對于保護傳統文化有重要意義。
作者:王瑞博 鐘世祿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
推薦閱讀:《文學教育》(旬刊)創刊于2005年,是由湖北省新聞出版局華楚報刊中心主辦的大型學術期刊。多年來,刊物受到各界好評,社會影響大,發行量在同類期刊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