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
![]() |
期刊名稱: | 青年作家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51-1083/I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3-1669 | |
期刊周期: | 半月刊 | |
主管單位: | 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
主辦單位: | 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 期刊信息:《青年作家》(半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文學巨匠巴金先生撰寫創刊詞,是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的高品位文學讀物,是中國文學刊物“四小名旦”之一。讀者囊括作家、藝術家、企業家、文學研究者、教師、學生、公務員、公司白領圈層及其他文學愛好者。近年來,在800余家文學期刊中,以近20000份的單期發行量,躋身發行量前10位。發行范圍覆蓋中國大陸,銷往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在海外華人中有較大的影響力。該刊為月刊。《青年作家》主管單位: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單位: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內統一刊號:51-1083/I,國際標準刊號:1003-1669
• 期刊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青年作家》最新優秀論文格式;
物欲宜淡,人情宜濃………………………………………………劉月
幻作真時幻亦真——從《夜漁》看莫言的幻覺藝術對傳統小說的繼承與超越…………………………………………李笑妍
重讀《幸福蛋糕店》…………………………………………王英
懷戀有戲可看的歲月…………………………………………楊宗玲
永恒——致焦裕祿…………………………………………劉同峰 王云志
《簡·愛》給我們帶來的人生啟迪…………………………………………李艷楠
說謊者方塊…………………………………………
《史記》中領先時代的若干文化元素…………………………………………王翼然
生命之存在…………………………………………潘玉鳳
淺析詩歌中意象——楊…………………………………………柳全秀
論劉湘的功與過…………………………………………李天靜
試論劉咸炘小說觀的成因…………………………………………梁冬
《夜鶯與玫瑰》:從目的論視角解讀林徽因和巴金對美的不同詮釋…………………………………………葉堃 張嵐
試論《蜀道集》與杜詩的關系…………………………………………李一平
從《了不起的蓋茨比》看信仰危機下“美國夢”的幻滅…………………………………………徐凱
論荊州學派對魏晉玄學的影響…………………………………………胡青青
多情總被無情惱——我看《邊城》中翠翠的愛情悲劇…………………………………………李靖雯
古希臘神話中體現的命運觀…………………………………………李曉玲
《傷心咖啡館之歌》的女性主義解讀…………………………………………張振英
從羅爾斯的正義觀反思和諧社會…………………………………………濮蒲天
《伊豆舞女》中的哀美魅力分析…………………………………………杜佩娟
論文范例:生命之存在
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年推出了昆德拉沉寂10年的新書。這位85歲的老作家在新作中風格依舊,繼續“挑戰”著現代小說,讀后覺得他對空間的著迷、對虛無的探索以及對意義的消解,實際上還是傳承了他的不朽名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以下簡稱《不輕》)。在這本書里,托馬斯和特蕾莎一生都在逃逸,直到他們雙雙消隱在世界的另一頭,完成了人生的終極逃逸。生命之輕的不能承受注定了逃逸者的無根與痛苦,唯有死亡才能結束這種失重的生命狀態。《不輕》就是帶著死神賦予的重量填充了這個失去了平衡的世界的輕浮,一旦牧歌聲響起,這個世界將重返沉重,逃逸的人們回歸那片熟悉而又真實的大地——生命在此刻得到安置。《不輕》最后一部分內容“可列寧的微笑”,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這一部分的文字與前面幾章大為不同,充滿了溫馨和明媚,彌漫著來自伊甸園的氣息,就像是已經聆聽過牧歌的聲音,帶了神性。所以閱讀閱讀這部分時常常感受到人類與這個塵世的最后關聯,我們好像就在前往伊甸園的路上所處的人間的最后一站——托馬斯和特蕾莎隱居的鄉下。托馬斯和特蕾莎是必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