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外語研究
![]() |
期刊名稱: | 當代外語研究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 31-2039/H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 1674-8921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
主辦單位: | 上海交通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當代外語研究》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當代外語研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當代外語研究》編輯部編輯出版。《當代外語研究》主辦: 上海交通大學,周期: 月刊,出版地:上海市,語種: 中文;英文;,開本: 16開,國際刊號ISSN: 1674-8921,國內刊號CN: 31-2039/H,郵發代號:4-303,復合影響因子:0.585,綜合影響因子:0.378
《當代外語研究》以英語為主、兼顧其他語種,刊發有關語言本體與語言哲學研究;有關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建設性研究;各級各類外語教學與測試的研究、試驗、調查、統計報告等;中外語言與文化的研究及對比研究,特別是與漢語的比較研究;有關翻譯理論、實踐、方法和歷史的研究;有關外語國家戰略、各國外語政策、外語生態環境、外語服務與安全的研究;有關外國文學理論、外國文學批評、比較文學及作家、作品及思潮的研究;對科研院所及外語教育等相關行業活動的報道、述評;對語言和文學界名家的人物專訪;對語言學及外國文學新書的介紹、評價等方向的論文。
• 期刊欄目:語言本體與語言哲學研究、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外語教學與測試的研究、試驗、調查、統計報告
• 辦刊宗旨:《當代外語研究》系由《科技英語學習》易名的學術月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編輯,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以英語為主、兼顧其他語種,刊發有關語言本體與語言哲學研究;有關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建設性研究;各級各類外語教學與測試的研究、試驗、調查、統計報告等;中外語言與文化的研究及對比研究,特別是與漢語的比較研究; 有關翻譯理論、實踐、方法和歷史的研究;有關外語國家戰略、各國外語政策、外語生態環境、外語服務與安全的研究;有關外國文學理論、外國文學批評、比較文學及作家、作品及思潮的研究;對科研院所及外語教育等相關行業活動的報道、述評;對語言和文學界名家的人物專訪;對語言學及外國文學新書的介紹、評價等方向的論文。
《當代外語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外語論叢(第2輯)》為上海交通大學外語論叢,收錄了理論語言學、語言教學、二語習得、外國文學、翻譯學等領域共20篇論文,充分體現了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扎實的理論基礎,在應用語言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優勢,正在進行的教學改革浪潮以及在外國文學、翻譯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 2015年《當代外語研究》雜志第 5期成功發表論文查詢:
語言研究中的思辨與實證…………………………………………張紹杰
歷史語用學視角下的語法化——以providing(that)和pro…………………………………劉承宇 胡曼妮
認知語用學視野下的類同話語研究…………………………………余盛明
加的夫語法視閾下的現代漢語“使”字結構研究…………………………………張敬源 夏靜
網絡語境下不禮貌語用與身份建構分析——以微博研究為例…………………………………張瑋 謝朝群
遞送事件及其變式…………………………………魏小蘭
以評促學——英語教學中的形成性反饋應用研究…………………………………王捷
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以黑龍江大學《商務計劃》“頂石”…………………………………佟敏強
建構商務英語語言學過程中的幾個關鍵性要素…………………………………李朝
元語言與外語視聽說課教學…………………………………劉東霞 謝作姣
含淚的微笑——重訪亞里士多德《詩學》中的悲劇快感…………………………………何偉文
《莫斯卡特一家》的倫理解讀…………………………………劉茂生 王英
話語分析的整體路徑——《如何做話語分析:一個工具箱》述評…………………………………姚曉東
《二語編寫發展多視角研究》述評…………………………………靳紅玉
21世紀翻譯學研究的最新進展——評《翻譯學研究指南》…………………………………王宏 梅陽春
論文范例參考:加的夫語法視閾下的現代漢語“使”字結構研究
1.引言“致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語法范疇和語義概念。現代漢語中,表達致使語義的結構非常普遍,其中“使”字結構最為典型,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許多學者從傳統漢語語法角度對這一結構進行了廣泛的探討。這些探討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使”字的詞性問題;二是“使”字句的句法結構;三是“使”字結構的語用功能和語義分析。此外,也有人考察“使”字在上古文獻中的用法(閻順英2013)以及“使”字句的教學問題(廖潔2010)。關于“使”字的詞性,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觀點:呂叔湘(1942,2000)等學者所持的動詞說、范曉(1998)和張靜(1986)的介詞說、陳昌來(2002)的動介兼類說以及黎錦熙(1924,2007)和朱林清(1997)的動詞兼連詞說。關于“使”字的句法結構同樣眾說紛紜:持動詞說的大多數學者認為“使”字句應按“主語+謂語+賓語+補足語”的結構來分析,以黎錦熙(2007)為代表;而丁聲樹(1961/1999)、宋玉柱(1991)等則認為“使”字句應歸為“兼語式(句)”結構;還有一些學者如范曉(1998),從“使”字的介詞詞性出發,認為“使”字句是一種介賓謂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