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傳播
![]() |
期刊名稱: | 當代傳播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65-1201/G2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9-5322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新疆新出版局 | |
主辦單位: | 新疆記協;深圳特區報業集團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當代傳播》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當代傳播》連續五屆入選全國新聞核心期刊,自2008年起入選CSSCI來源期刊。榮獲中國期刊方陣社科雙效期刊、中國社科期刊學術論文統計數據庫核心刊物、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500精品數據庫收錄期刊、第一、二屆新疆優秀社科期刊等稱號。自1999年(首屆)至今,已連續六屆榮獲新疆期刊獎。其刊用的論文被其他知名刊物采用、轉載、摘登的比率居全國新聞理論期刊前列。
《當代傳播》主管單位:新疆新出版局主辦單位:新疆記協;深圳特區報業集團;新疆日報社出刊周期:雙月刊出版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5年郵發代號:58-155國際標準刊號:1009-5322國內統一刊號:65-1201/G2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982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515萬方影響因子:0.618萬方總被引頻次:876
《當代傳播》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當代傳播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當代傳播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當代傳播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期刊欄目:新聞與傳播研究 、傳媒觀察 、新媒體、廣告發行、媒介運營、輿論監督、廣播電視專論、研究生專論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CSSCI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含擴展版)、龍源期刊網收錄
• 讀者對象:面向全國高校、科研院所、新聞單位、傳媒研究機構等從事新聞理論科研、教學以及相關學術活動的專家教授、研究人員和在校師生等。
• 辦刊宗旨:《當代傳播》(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新疆日報社;新疆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本刊以改革和創新統攬全局,追蹤前沿的新聞理論與實踐,探索新聞媒體發展規律,以理論性、實用性、可讀性相結合為辦刊方向,以打造新聞從業者業務交流的沙龍、進修的學校、精神的家園為己任,積累了20年的辦刊經驗和深厚的理論研究底蘊,得到新聞傳播界的重視和青睞,其刊用的論文被其他知名刊物采用、轉載、摘登的比率居全國新聞理論期刊前列。
《當代傳播》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2014年第 6期《當代傳播》論文發表目錄:
用互聯網思維推進媒介融合……………………………………………………陳力丹
開展異態傳播現象研究的構想……………………………………劉暢
媒體融合:面對國家戰略布局的機遇及問題……………………………………蔡雯
當今中國的輿論引導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丁柏銓
話語轉譯與意義勾連:網絡集體行動的多元邏輯——以“南京梧桐樹事件”為……………………………………石義彬 林穎 吳鼎銘
論群體傳播中的群體主體性——基于社會化媒體的傳播考察……………………………………隋巖 常啟云
媒介傳播與“分配性努力”倫理偏向的關聯……………………………………高涵 丁倩
新聞何以成史——淺談中國新聞史學研究的定位、路徑及迷失……………………………………易耕
媒體融合時代影響輿論引導效果的主因及對策……………………………………夏德元
輿論引導新格局的建構:體制和機制……………………………………童兵
新媒體時代的“民意”建構——對夏俊峰案報道的輿論傳播分析……………………………………凌燕 李正國
虛擬社區中的常識傳播與社會關系分析……………………………………江根源
我國傳統媒體參與社會管理的創新路徑——以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直播990嚴三九 ……………………………………劉鋒
電視對新媒體的催生、重塑與范式化……………………………………胡言會 石長順
主流媒介中的性別話語——基于“感動中國人物”媒介形象的分析……………………………………王小璐
大美新疆·攝影……………………………………
傳媒幽默……………………………………
大美新疆·美術……………………………………徐正陽
美國關于新媒體規制的爭論……………………………………戴元光 周鴻雁
中國報業市場結構的政治經濟分析……………………………………蘇林森
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思路——基于雙面市場理論的視角……………………………………楊志宏
媒體論文發表格式:探討當下新聞攝影應用新發展技巧
摘要:新聞攝影構圖中圖形與背景的誤用新聞攝影的構圖是對圖片中圖形與背景的權衡與把握,它強調把圖形從背景中突出表現出來,使其成為畫面的主體。應該注意的是,圖片中的圖形和背景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雖然背景常常被認為是為了加強或突出圖形,但沒有背景的襯托,圖形的特征未必能真實地表現出來。新聞攝影的背景指的是新聞攝影畫面中主體以外的景物,攝影師可以利用鏡頭的仰俯、拍攝距離的遠近及拍攝方向的改變,來選擇主體與背景的關系,達到主從有別、主次分明的效果,從而使攝影圖片的畫面結構與新聞意義得到最佳的體現。新聞攝影中圖形和背景的距離搭配。
關鍵詞:新聞攝影,媒體管理,攝影技術
新聞攝影注重視覺沖擊力帶給媒體和大眾的影響,它主要是依靠抓拍來完成對新聞信息的記錄,因此從好的新聞攝影圖片中,我們不僅可以清楚地看到事件的“動作”,還能看到由動作所引發的相關反應。在新聞攝影中,動作和反應是兩個相互的主體,例如,有時動作和反應在同一個攝影畫面里會同時出現;有時我們又能從抓拍的動作預見事件繼續發展的情形,想象出由動作引發的結果;有時由于受諸多因素的限制,攝影者抓拍時只能看出由動作引起的反應情形,但是通過這一反應情形我們能夠想象出這一反應發生的原因,也就是引起反應的動作行為。因此,新聞攝影中的瞬間拍攝能夠真實反映新聞事件主體形象的動作和反應,從而使瞬間情節能突破攝影圖片“二維瞬間”的局限性,展示出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新聞攝影瞬間抓拍之所以能具有這種功能,是因為攝影者認真考慮了圖形與背景的有機聯系,使事件情節得到生動的體現。通過這一瞬間的拍攝,讀者很容易就能聯想到新聞事件的整個情形,加深了對新聞信息的理解。相對于主體形象來說,背景在圖片中雖然扮演的是陪襯的角色,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它已經突破了陪體的一般意義,成為新聞攝影紀實特征、見證特征、審美特征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