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EDA技術就是以計算機為工具,設計者在EDA軟件平臺上,用硬件描述語言VHDL完成設計文件,然后由計算機自動地完成邏輯編譯、化簡、分割、綜合、優化、布局、布線和仿真,直至對于特定目標芯片的適配編譯、邏輯映射和編程下載等工作。文章發表在《無線互聯科技》上,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論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教學模式,EDA,實踐教學,信息化教學
隨著集成電路規模的擴大、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電子設計自動化的重要性急劇增加。這些工具的使用者包括半導體器件制造中心的硬件技術人員,他們的工作是操作半導體器件制造設備并管理整個工作車間。一些以設計為主要業務的公司,也會使用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來評估制造部門是否能夠適應新的設計任務。
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還被用來將設計的功能導入到類似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的半定制可編程邏輯器件,或者生產全定制的專用集成電路。
1 導論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發展,面對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時代背景,高等教育一個顯著的發展趨勢就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高等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地位;高職教育是我國應用型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電子產業的發展呼喚著具有高技能、實踐動手能力強,并具有創造力的全新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大批出現。
2 研究的意義
通過實踐的研究,在教學中引入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EDA,能夠充分利用各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資源,有效解決職業學校在實踐教學中經費緊張和實驗實習儀器、設備不足的問題;能夠使教師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學生學習變得更加容易;能夠使學生更系統地學習和電子技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2.1 有利于EDA軟件與課程的整合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作為國家未來20年的發展戰略,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必然會帶動教育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變革。在21世紀,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必然是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對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
2.2 有利于理論和實踐的相統一
電子技術實驗,按性質可分為驗證性和訓練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三大類。EDA軟件的應用是融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改變傳統的理論與實踐課脫節問題,改變傳統的實驗從屬于理論的做法,將理論教師和實踐教師合二為一,保證電子類課程實驗改革的順利實施。
2.3 有利于探索教學方式
現如今我國高校進行的探究學習、協作學習的實踐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但是在職業教學中,對于符合職教特點的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的研究還非常匱乏。隨著電子課程綜合化、模塊化的轉變和各種EDA軟件的不斷完善,在職業教育中嘗試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2.4 有利于解決當前電子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在電子類職業教育中,要求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緊密結合,能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本專業知識、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訓練科學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傳統教學中,一般是先講授課程理論,然后把結論告訴學生,讓學生去記憶;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基本是理解和記憶,缺少高水平的思維活動,而在需要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他們常常會表現出思維能力的薄弱。
3 基礎理論在電子課程實踐中的應用方法
在電子類課程理論教學中,根據構建學習主義理論,以教師為主導利用EDA軟件在課堂中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在實驗教學中,根據協作學習理論,以學生為主體,合理分組,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和現代電子教學設計軟件,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協作愿望,開展組內學習和組內競爭,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在實訓中,根據發現學習理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4 在電子課程實驗中利用EDA軟件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方法
職業教育主要培養學生實踐素質,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設計制作的能力。經過不斷的實踐和不斷的調整,制定了從大一開始到大二的教學改革計劃。制定計劃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遵循教師引導和學生主體的原則,遵循學生組內協作與組內競爭相結合的原則,遵循EDA軟件在教學中的輔助性原則,遵循職業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的結合的原則,遵循傳統實驗、EDA模擬仿真實驗相結合的原則,我們將計劃分成了四部分。
4.1 將EWB引入電路教學過程
電工基礎作為電學相關的專業基本課程,在電工基礎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應該具有基本的電路知識,常用的儀器儀表、元器件的挑選和識別。在引入EWB的電路仿真前,學生應該要具體接觸過儀器儀表和元器件;在有一定實物接觸后,就可以創設情景,將將實驗室電路用EWB實現,利用虛擬儀器儀表將結果展示給學生。
4.2 將EWB和PROTEL 99SE引入電子技術的教學過程
在第二學期培訓中,以電子技術驗證性和訓練性實驗為主、以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為輔,著重奠定基礎。選擇電路設計、仿真、調整和加工成作品貫穿始終,在老師指導下由學生分組協作完成,增強學生協作意識與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電子職稱論文發表期刊:《無線互聯科技》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江蘇省科學技術廳主管,江蘇省科技情報所主辦的大型科技月刊,國內標準刊號:CN 32-1675/TN,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2-6944,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