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石家莊職稱論文發表節水型社會的建設成效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水利時間:瀏覽:

  節水型社會的節水,主要通過制度建設,注重對生產關系的變革,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通過生產關系的變革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推動整個社會走上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道路。本文發表在《人民長江》上,文章主要總結了河北石家莊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成效,是石家莊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摘要:建設節水型社會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根本措施,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該論文簡要闡述了石家莊市水資源現狀,淺析了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及保障舉措。

  1.前言

  石家莊市地處太行山東麓,海河流域子牙河系、大清河系上游,全市轄23個縣(市)區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總面積1.58萬km2。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1.16億m3,人均水資源量208m3,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10,屬資源型缺水地區。全市水少、水污與地下水超采,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河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強化用水管理,實行計劃用水,調整用水結構,進行節水技術改造,污水處理回用,提高公眾的節水意識,有效使用和保護水資源,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成為全市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近年來,在水利部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石家莊市以“用足地表水,控采地下水,用活再生水,抑制高耗水,強力抓節水,合力保護水,用好外調水,適采地下水,巧用苦咸水,高效利用水”為原則,通過“建組織順體制,建制度嚴管理,建工程提效率,搞宣傳強意識,抓示范帶全局,靠科技提水平”多措并舉,全面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初步構建和完善了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體系、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經濟結構體系、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相適應的節水工程技術體系以及公眾自覺節水的行為規范體系,節水型社會建設框架基本形成

  2 石家莊市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成效

  2.1 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組織體系.節水型社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關系到用水公平及用水利益的再分配。首先,發揮政府系統宏觀調控作用,成立了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領導與協調。每季召開一次協調會,聽取各部門匯報,協調解決建設中的重大和重點問題。市人大、政協高度重視節水型社會建設,經常視察工作、聽取匯報、提出建議。其次,突出水務系統主導職能。水務部門制定建設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工作標準、工作目標和保障措施。第三,積極抓好示范建設。全市縣、鄉、村三級組建用水者協會2766個,引導群眾參與其中,形成了“政府主導,水務主抓,部門配合,上下一致,縱橫交織”的組織體系。

  2.2 完善了水資源管理體系

  一是基本實現水務一體化管理。按照《水法》、國務院119號令、460號令的規定,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與機制。2004年實現城區水資源統一管理,2009年市水務局宣布掛牌成立,2012年市水務集團掛牌運營,基本實現防洪、供水、節水、保護和管理等水務管理一體化。二是建立完善了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建立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制度,嚴格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論證制度,健全了排污許可制度和污染者付費制度,嚴格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三是嚴格節水產品準入制度。根據《節水型產品技術條件與管理通則》(GB/T18870—2002),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節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四是出臺了水資源管理管理制度。市政府出臺了節水型社會建設實施方案、節水工作指導意見、節能降耗工作實施方案、城市供水一戶一表通知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五是建立了節約用水獎勵機制。

  2.3 建立了節水市場調節機制

  建立了水權交易中心,探索實施了“村與村之間”和“農業與工業之間”的水權轉讓,節水戶可以轉讓節水量,超用水戶可以購買節水戶的節水量。協議完善了轉讓主體、轉讓價格、轉讓程序、轉讓年限等問題,實現了不同行業之間的水權轉讓,完成了水資源由低效益向高效益流轉,減少了地下水超采。

  2.4 改革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

  出臺了《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和《灌區支斗渠改制實施細則》,對原有的小型水利工程采取拍賣、租賃、承包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實施改制,吸引社會、民間資本投入,大力發展民營水利。目前,全市15萬多處小型水利工程實現改制,投資5萬元以上的民營水利大戶達300多個,克服了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重建輕管,建管用脫節的現象,使全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入到了一個良性運行、高效發揮作用的時期。

  2.5完善了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經濟結構體系

  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山區積極發展林牧業、綠色食品和山地生態旅游農業,構建多種經濟相結合的特色節水農業,構建多林種相結合、喬灌草相結合的生態型防護林。平原區在建設好高產穩產田基礎上,減少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增加高效節水花生、棉花、小雜糧、果品等經濟作物種植比例。調整工業布置。根據產業布局規劃,按照水資源“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整合提升、優化配置”原則,建立水資源支撐體系,同時督導各企業大力進行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極大地促進了用水效率提高。引導服務業發展。重點壓縮限制高耗水行服務業。

  2.6完善了節水工程技術體系

  堅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積極選育節水示范典型,元氏、正定、藁城、高邑、欒城、平山、辛集七縣(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內涵進一步深化,冶河、八一等5個節水示范灌區建設深入開展,建立了北褚村等181個節水村、天山水榭花都等34個城鎮生活節水和河北華電石家莊裕華熱電有限公司等130家工業節水示范單位,通過點、片、面結合,以點帶面,推動了全市節水型社會全面開展。農業進行大規模的節水技術改造,因地制宜實施不同的節水模式。工業開展水平衡測試,對全市重點用水企業進行節水技術改造,強化污水利用,強化計量設施安裝與管理工作。僅工業一項,年節水1.2億立方米。

  2.7 完善公眾自覺節水的行為規范體系

  水是生命之源,是整個社會運行的血液。節水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支持,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石家莊市把節水宣傳作為第一要務,投大資下大力,致力于節水宣傳,全面提高全社會的參與意識,開展了節水宣傳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進鄉村等“七進”活動,舉辦了節水知識競賽、節水征文活動和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提高了公眾參與意識。

  3 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石家莊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和完善。

  3.1水務一體化需繼續深化

  石家莊市將防洪、供水、節水、水資源保護和管理等涉水事務,由多個部門管理劃歸一個部門管理,初步實現了水務一體化管理。但是,在縣域范圍內,統一調配水資源管理機制尚未建立,優水優用、分質供水的機制沒有形成,影響了節水型社會的建設進程,需要進一步深化水務改革。

  3.2長效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在建設期間,有投入、有人員、有指導,能保證各項工作運行。下一步,要著眼長遠,注重實效,按照“用戶有利益,管理有動力,國家有效益”的原則,建立保障長效運行的制度措施。

  3.3投資渠道需多元化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拓展投資渠道,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加快節水成果轉化步伐,才能使節水型社會建設步步深入,不斷發展。

  4.結束語:

  在我國北方水資源日益緊缺的今天,建設節水型社會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推動地方經濟和社會全面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切實做到政府主導是關鍵,務一體化是基礎,水源優化配置是有效途徑,科技創新是保障,提高意識是根本等一系列的措施,從組織、制度、技術、投入等各個層面上齊抓共管,并形成長效機制,才能取得實效。

  水利論文發表期刊簡介::《人民長江》于1955年創刊,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辦的水利水電技術綜合性科技期刊,2008年改為半月刊。主要內容為宣傳長江治理與開發戰略規劃,報道治江工作重大進展與建設成就,總結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實踐經驗,交流國內外水利水電先進技術。近年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的治江理念,重點對長江流域的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進行了宣傳報道,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實用性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抚远县| 泌阳县| 镇雄县| 巴南区| 仪征市| 武胜县| 宁陕县| 隆德县| 巨野县| 应城市| 安远县| 天等县| 东港市| 昌邑市| 台湾省| 美姑县| 调兵山市| 庐江县| 芷江| 通河县| 汕尾市| 广宗县| 兴国县| 隆昌县| 昭通市| 丹凤县| 嘉峪关市| 永定县| 资源县| 周宁县| 济南市| 阿城市| 浮山县| 永泰县| 丰台区| 南溪县| 胶州市| 庆阳市| 安达市| 丘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