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水利工程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水利時間:瀏覽:

  摘要:文章主要針對水利工程水泥攪拌樁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水泥攪拌樁,施工質量,控制

  水泥攪拌樁是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的主劑,是軟基處理的一種有效形式,利用攪拌樁機將水泥噴入土體并充分攪拌,使水泥與土發(fā)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而提高基礎強度。通過配有專用鉆頭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拌和,使一定范圍的軟土硬結而提高整體地基的復合強度。這種方法適用于處理軟土,處理效果顯著,特別是處理水利水電工程加固飽和軟黏土地基處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

  1施工準備

  1.1攪拌樁施工場地應事先平整,清除樁位處地上、地下一切障礙(包括大塊石、樹根和生活垃圾等)。場地低洼時應回填粘土,不得回填雜土。

  1.2水泥攪拌樁應采用合格等級強度普通硅酸鹽袋裝水泥以便于計量。使用前,承包人應將水泥的樣品送中心試驗室或監(jiān)理工程師指定的試驗室檢驗。

  1.3水泥攪拌樁施工機械應配備電腦記錄儀及打印設備,以便了解和控制水泥漿用量及噴漿均勻程度。監(jiān)理工程師每天收集電腦記錄一次。

  1.4水泥攪拌樁施工機械必須具備良好及穩(wěn)定的性能,所有鉆機開鉆之前應由監(jiān)理工程師和項目經(jīng)理部組織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開鉆。

  2施工流程

  樁位放樣→鉆機就位→檢驗、調整鉆機→正循環(huán)鉆進至設計深度→打開高壓注漿泵→反循環(huán)提鉆并噴水泥漿→至工作基準面以下0.3m→重復攪拌下鉆并噴水泥漿至設計深度→反循環(huán)提鉆至地表→成樁結束→施工下一根樁。

  樁位放樣:根據(jù)樁位設計平面圖進行測量放線,定出每一個樁位,誤差要求小于鉆機定位:依據(jù)放樣點使鉆機定位,鉆頭正對樁位中心。用經(jīng)緯儀確定層向軌與攪拌軸垂直,調平底盤,保證樁機主軸傾斜度不大于1%。鉆 進:啟動鉆機鉆至設計深度,在鉆進過程中同時啟動噴漿泵,使水泥漿通過噴漿泵噴入被攪動的土中,使水泥和土進行充分拌合。在攪拌過程中,記錄人應記讀數(shù)表變化情況。重復攪拌和提升:采用二噴四攪工藝,待重復攪拌提升到樁體頂部時,關閉噴漿泵,停止攪拌,樁體完成,樁機移至下一樁位重復上述過程細碎機。

  3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

  3.1工藝性試樁

  在工程位置大面積施工之前,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必要的水泥攪拌樁成樁試驗(一般不宜少于5根),匯總試樁結果應得到以下要求及相關技術參數(shù):①滿足設計水泥用量的各種技術參數(shù),如鉆進速度、攪拌速度、提升速度等。②確定“四攪四噴”施工工藝流程:場地平整→測量放樣→樁機就位→制備水泥漿→第一次預攪下沉→第一次提升噴漿攪拌→第二次攪拌噴漿下沉→第二次提升噴漿攪拌→成樁結束。

  3.2制漿質量的控制

  按設計給定的水灰比(水和水泥按重量比嚴格控制)在制漿罐中進行拌制,備好的漿液還應不停地攪拌,使其均勻穩(wěn)定,不得離析或停置時間過長,超過2 h的漿液應降低標號使用;漿液倒入集料時應加篩過濾,以免漿內結塊,損壞泵體。

  3.3泵送漿液質量的控制

  泵送漿液前,管路應保持潮濕,以利于輸漿。泵送漿液過程中,泵的壓力必須足夠和穩(wěn)定,供漿必須連續(xù),拌和必須均勻。如遇到漿液硬結堵管,必須立即拆卸輸漿管道,清洗干凈。

  3.4樁長的控制

  采用電子自動記錄控制法。要求每臺樁機配備電子自動記錄儀(電子自動記錄儀能準確的記錄開鉆、終鉆時間、漿液流量及鉆孔深度),開鉆同時打開電腦自動記錄儀進行記錄,以便掌握鉆桿鉆入深度、復攪深度,確保樁長不小于設計要求。

  3.5單樁水泥用量的控制

  1)控制好水灰比。按成樁試驗確定的配合比制備水泥漿,以婆氏比重計不定期檢測漿液稠度,不得隨意亂調水灰比。

  2)控制好輸漿泵。泵必須有足夠的壓力和持久穩(wěn)定的輸漿能力,輸漿量必須與樁機的鉆進速度、攪拌速度及提升速度相匹配(這點是靠施工經(jīng)驗和試樁技術參數(shù)得來的)。

  3)控制好樁機的鉆進速度、攪拌速度及提升速度。確保單樁施工完畢后,為該樁所配制的水泥漿能全部用完,沒有剩余。

  3.6樁機操作的控制

  1)柱機對位后,精調樁身豎直度,使攪拌軸保持垂直。

  2)啟動攪拌鉆機,鉆頭邊旋轉邊向下鉆進。同時,啟動壓力泵工作,邊鉆進邊噴漿。鉆至設計標高后停鉆,關閉攪拌鉆機,鉆進結束。

  3)再次啟動攪拌鉆機,鉆頭呈反向邊旋轉、邊提升、邊噴漿,使土體的水泥漿進行初步拌和。

  4)攪拌機提升至地面以下1 m時宜用慢速;當噴漿口即將出地面時,應停止提升,攪拌數(shù)秒以保證樁頭均勻密實。施工時因故停漿,為防止斷樁和缺漿,應使攪拌機下沉至停漿面以下0.5 m處,待恢復供漿后再噴漿提升。

  5)根據(jù)設計要求需要在地面下一定深度范圍內進行重復攪拌時,鉆頭邊旋轉、邊鉆進、邊噴漿至設計要求復拌的深度后,再反向邊旋轉、邊噴漿、邊提升,使受到攪動的土塊被充分粉碎,土體和水泥漿能充分拌和均勻。

  6)根據(jù)成樁試驗確定的各項技術參數(shù)來指導施工。現(xiàn)場操作人員應詳細記錄每米下沉時間、提升時間,記錄送漿時間、停漿時間以及施工樁長等參數(shù)的變化。

  4施工后的質量檢測控制要點

  4.1樁的質量檢測

  1)輕型動力觸探(N10)檢測

  施工單位按照5%的檢測頻率,在成樁1~3 d內,采用輕型動力觸探(N10)檢測樁身的強度。根據(jù)貫入30 cm的錘擊數(shù)來判定樁上部強度是否合格。檢測出來的錘擊數(shù)如大于等于設計給定錘擊數(shù),則認為樁的上部強度合格;否則,則認為不合格。

  2)抽芯取樣檢測

  在成樁28 d后采用抽芯取樣檢測,可反映出該攪拌樁整體噴漿均勻情況,樁身的長度、強度和完整性。

  4.2樁的質量評定

  1)單樁評定

  第一類樁:①樁長、樁徑滿足設計要求,整體噴漿均勻,無斷漿現(xiàn)象。②復攪段的樁芯完整且連續(xù),呈柱狀,復攪段以下,能取出完整的柱狀芯樣。③樁身上、中、下段強度均滿足設計要求。④所取芯樣的柱狀加塊片狀取芯率大于80%。

  第二類樁:①樁長達到設計要求,整樁噴漿局部不均勻,但無斷漿現(xiàn)象。②復攪段的芯樣大部分完整,呈現(xiàn)柱狀,可制成等高試件做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局部松散呈塊片狀;復攪段以下,能取出芯樣,芯樣不完整,呈可塑狀。③復攪段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復攪段以下有一定的強度。④所取芯樣的柱狀加塊片狀取芯率大于65%;當取芯率小于65%時,標貫擊數(shù)須大于設計要求。

  第三類樁:①樁長達不到設計要求。②樁體噴漿不均勻,有斷漿現(xiàn)象。③復攪段的芯樣松散無粘聚,大部分呈塊片狀,不能制成等高試件。④復攪段以下呈軟塑、流塑或取不出芯樣。⑤所取芯樣的柱狀加塊片狀取芯率小于65%;且標貫擊數(shù)小于設計要求。

  第一類為優(yōu)良樁;第二類為合格樁;第三類為不合格樁。

  2)復合地基承載力評定

  復合地基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3)綜合評定

  單樁評定都是第二類樁以上,其中第一類樁占85%以上。且復合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其他指標合格時評定為優(yōu)良;單樁評定都是第二類樁以上,其中第一類樁應占60%以上,且復合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其他指標合格時評定為合格。

  4.3質量檢查

  1)輕便觸探法 成樁7天可采用輕便能探法檢驗樁體質量。用輕便觸探器所帶勺鉆,在樁體中心鉆孔取樣,觀察顏色是否一致,檢查小型土攪拌均勻程度、根據(jù)輕便觸探擊數(shù)與水泥土強度的關系,檢查樁體強度能否達到設計要求,輕便能探法的深度一般不大于4m。

  2)鉆芯取樣法 成樁28天后,用鉆芯取樣的方法檢查樁體完整性,攪拌均勻程度,樁體強度、樁體垂直度。鉆芯取樣頻率為1%~1.5%。 水泥攪拌樁樁徑一般為500MM~550MM,最大為600MM,固化劑常用等級強度為32.5/42.5。

  參考文獻:

  [1]水利工程水泥攪拌樁技術的探討[DB].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漯河市| 南部县| 视频| 黄龙县| 高唐县| 清流县| 张家口市| 乌拉特后旗| 定兴县| 韶关市| 崇明县| 富裕县| 勃利县| 隆昌县| 天气| 湖州市| 吐鲁番市| 班戈县| 闸北区| 舟山市| 勃利县| 友谊县| 阳曲县| 积石山| 贵溪市| 图们市| 黑龙江省| 且末县| 万源市| 青川县| 灌云县| 榆中县| 比如县| 铜山县| 开封市| 斗六市| 北宁市| 甘洛县| 和平县|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