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我國水資源在地域上分布很不均衡,東南地區水資源豐富,而西北地區則水資源匱乏。在時間上,水資源的豐富程度也極不均勻,降水量往往集中在春、夏季,而到了秋、冬季,江河水位普遍下降,這就造成很多區域夏季易發洪水而枯水期又易發旱災。水利工程的建設就是要根據我國水資源分布的特點,人工調節不同地理區域和季節時間段的水資源,使之趨于合理。水利工程的建設保障了我國能源多元化和工農業的發展,更對防汛和抗旱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水利工程;防汛抗旱;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是重要的發展方向。現階段,世界各國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多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對農業發展的需求使得我國必須重視農業經濟發展。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影響灌區農田發展的情況,常見的影響因素有管理方式不當、資金缺乏等,只有解決了這些影響因素,才能推動我國灌區經濟穩定發展。
1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1.1構建完整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的擴大,但是工程管理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相關部門大多數重視工程的建設輕管理導致水利工程管理松散,并沒有真正發揮起最大的作用。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水利工程的長遠發展,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方案,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明確水利工程的產權及責任,促進后續運行管理的順利進行。在不同的地區由于經濟氣候特點有一定的差距,在建設時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掌握該區域水資源的分布狀況,以及農業產業結構,現有的水利工程建設以及使用狀況,建立切實可行的工程管理體系。
1.2減少洪澇、干旱危害
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土面積非常的廣闊,東西跨度很大,氣候條件非常的復雜,在時間和空間上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很容易導致自然災害,例如洪澇干旱等等,這些災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需要結合洪澇災害出現的特點,通過建設水利工程進行合理的調配水利工程設施的建設,能夠對洪澇干旱災害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在遇到洪澇災害時可以疏導洪水進行儲水。另一方面,在遇到干旱的時候,也能夠將蓄積的水資源引入農田進行灌溉,緩解旱情,還能夠有效減少由于降水量不足引發的災害。
1.3調配水資源、節約水資源
水利工程在運行過程中能夠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度,針對一些降水量比較多的地區,應用性相對較少,可以將這些多余的水資源進行調配,將水資源運輸到水資源匱乏的區域。水利工程的建設是保證水資源合理調配的關鍵,必須根據我國區域性水資源調配的要求,逐步實現區域范圍內的水資源合理調度,盡量減少洪澇災害出現的概率,促進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
2加強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的建議
2.1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各個地區的農業生產區域建有很多水利工程,大都是在建國之前建設的,具有較長的歷史,之前進行水利工程修建過程中,由于缺乏大型機械設備,導致前期的基礎工程都是由農民投工投勞進行建設,無論是前期的建設還是后期的維護維修,都是進行簡單處理,不僅材料有限,同時也缺乏先進技術。在長時間的使用中,很多功能設施已經老化,再加上設施配套不齊全,很多老化的水利設施已經不能使用。如果不對其加強管理和改造,水利基礎設施老化程度會更嚴重,老化速度會加快。國家水利部門要對水利規劃進行科學的編制,制定統一有效的水利項目建設維護規范指標。在規劃過程中,設計部門要進行實地勘察、驗證,設計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同時,后期的維護管理也要堅持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最大限度地延長基礎設施的壽命,在保證正常運行的同時,不能發生大的毀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管理者要承擔責任。
2.2優化農業災害修復工作
在防汛抗旱農業工作中,為了降低水旱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除了做好災害防治,還要積極開展災后修復工作,并及時修補防汛抗旱過程中受損的農業用工程設施,且要根據此次防汛抗旱效果,對農業用工程設施性能上的薄弱、短板進行優化,增強防汛抗旱農村農業工作效果。在此過程中,應以農田灌排工程設施的災害修復作為農村農業工作要點,并委派專業人員對農田灌排工程進行檢修維護,做好灌排工程設施清淤、受損設施更換整修,使農業生產用防汛抗旱工程設施恢復良好的使用狀態,而且還要建立統一的災害修復建設標準、竣工驗收要求,充分發揮招投標修復施工模式的優勢,節約農業水旱災害修復成本,提升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2.3加強日常的管理檢查,進行科學洪水調度
要想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價值,就需要加大對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確保能夠科學的進行洪水調度。首先,在水利工程建設完成以后,需要加大對水利工程的日常檢查,這樣在出現災害時才能夠保證水利工程正常運轉。第二,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門,需要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對水情和蓄水進行詳細的計劃和預測,這樣在發生災害時才能夠及時預警,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對洪水進行科學調度方面需要進行合理的調度規劃:第一,如果洪水規模相對較小,可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來減少洪水的流速和流量,降低對下游產生的沖擊力度。第二,如果面對規模較大的洪水,就需要使用水庫的作用與周圍的人民群眾及時溝通和交流,做好防洪工作,統一好泄洪的時間,防止出現人員傷亡。第三,在調度時還應該注意各項調度方案的可行性,根據具體的災害狀況組織蓄洪泄洪工作,最后通過科學的利用水利工程,在不需要蓄洪區域時,盡量減少水利工程使用的次數。
3結束語:
生態平衡與社會的發展是相互作用的,水利工程的建設能夠更好的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社會經濟水平的穩步發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嚴格按照監管病種管養分離的原則,做好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其防汛抗旱的作用,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麗麗,侯偉.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探索[J].華東科技(綜合),2020,000(003):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