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近年來,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迅速發展,推動著各區域的農業、養殖業等方面的蓬勃發展,也在極大程度上減少了一些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與勞動的不良影響。但在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運行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對此,文章從影響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因素出發,分析了提高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對策,旨在加強農田水利運行管理工作,提高農田水利工程質量。
關鍵詞 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影響因素;對策
農田水利工程作為國家發展農業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能夠有效改善農田的土壤條件與水利條件,實現農民的增產增收。農田水利工程主要涉及兩大類:1)蓄水、引水及跨流域調水工程,能夠對節水資源的時空分布進行科學合理的調節,實現水資源與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2)灌溉與排水等工程,能夠調節農田水分情況,滿足農作物對水資源的需求,對低產土壤進行改良。當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水平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相關部門給予重視,提出科學合理的措施來強化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從而有效提高農田經濟發展的效益,并更好地造福廣大民眾。
1 影響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因素
1.1 農田水利工程產權模糊,無法落實管理主體
當前,我國大力推進和發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促使大部分農田均已基本實現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然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后的產權歸屬模糊,無法將相關主體責任落實到個體與單位,這就造成一些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后得不到及時有效地管理,而出現嚴重的損壞情況,如設備故障、部分設施管道遭受人為破壞等[1]。同時,很多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都存在嚴重的“三缺”問題,即管理組織缺失、管理人員缺失及管理經費缺失,這就難以確保農田水利設備管理維護的有效性,嚴重影響設施的使用年限,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農業生產和發展。
1.2 農田水利工程中的重建設輕管理
現如今,社會大眾越來越重視資源的節約,我國相關部門也非常重視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規章,進一步強化水利工程從設計規劃到具體施工的管理。然而在農田水利工程建成后,卻存在無人管理的問題,由于農田水利工程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致使其功用得不到正常發揮。同時,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部門普遍存在權利不足、人手短缺等問題,致使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難以匹配其建設規模,出現越來越嚴重的“重建輕管”問題,從而使農田水利工程在運營期間頻繁出現各種問題,最終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無法滿足設計目標。
1.3 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對于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而言,當前我國很多相關管理部門都普遍存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的問題,如在具體管理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員不能科學配置資源,嚴重影響到資源的整體效益。同時,在日常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沒有及時學習最新的專業知識,沒有積極參加各種專業培訓活動,導致其管理能力始終得不到提升,且管理技術水平較低[2]。此外,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忽視農田水利工程后期的運行管理,忽視對高水平管理人才的培養,造成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中十分欠缺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從而大大降低了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效能。
1.4 基層水利執法弱化,難以滿足依法治水的要求
當前,很多基層行政執法更加注重對民眾進行宣傳教育,而忽視執法,加上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對水利執法提出強制性的規定,基層管理部門的管理經費不足,執法力量比較薄弱和欠缺一些執法所需的設備設施,導致執法部門無法有效遏制、及時打擊破壞農田水利工程的違法行為,進而嚴重影響到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效果。
2 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對策
2.1 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與控制,強化相關產權責任與意識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相關管理部門應盡快設立專項資金,并將資金落實到工程的日常管理中,有效解決工程中存在的“重建輕養”問題。同時,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對水利工程的管控,以此確保該工程的高效節水功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此外,相關管理部門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且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加強與其他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對水利工程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掌握,從而貫徹落實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具體內容包括:1)建立切實可行的監督檢查體制,基于制度與措施方面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明確各單位、各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實施嚴格的考核,從而促使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管理與完善;2)各級政府部門需強化相關制度的建設,清晰地界定農田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產權歸屬問題與責任,并將產權責任落實到位,從而讓相關管理人員和農民能夠充分認識到產權與管理責任問題,最終顯著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效果[3];3)積極實施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狀況與農民經濟利益相關聯的方式,提高各方人員維護和管理農田水利設施的積極性與責任性,從而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得到
更好的發揮。
2.2 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資金支持
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過程中,為切實保障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維護,相關部門應建立切實可行的資金管理機制,爭取更多的項目籌資渠道。1)相關政府部門需強化對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政策支持,如從現有的投資渠道出發,通過出臺相關的政策來吸引外部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從而更好地保證農民的根本利益[4]。2)恰當調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資金投入,確保資金投資利用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并采用合理的措施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保障資金的恰當利用,避免資金的浪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資金的利用率。3)借助多種渠道吸引更多的資金,如通過向農民宣傳農田水利工程對農業生產與自身日常生活的價值與作用,使之積極主動的配合相關部門的管理工作,并向農民籌集一定的資金;也可通過與企業合作、地方貸款等方式來獲得資金支持,從而確保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獲得理想的管理效果[5]。
推薦閱讀:水利工程論文題目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