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當前,在起重機械安全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境,一些起重機械設備沒有產品合格證與生產許可證,也有一些企業缺乏相關資質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但卻依舊承攬起重設備安裝業務,還有一些起重設備尚未經過專業檢測機構檢驗,甚至檢驗不合格后繼續投入使用。在起重設備的安裝、拆卸以及使用等環節,如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帶來人員及財產損失。本文將從水利起重機械事故發生原因分析著手,分析水利施工起重機械安全問題,并就如何加強水利施工起重機械安全管理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 水利施工;起重機械;安全管理
危害之所以產生,主要是因為能量與危險物質的存在。對于第一類危險源來說,指的是可能會意外得到釋放的能量與危險物質。也就是說,水利起重機械設備性能與設備的完好性就是第一類危險源。而第二類危險源則指的是使能量與危險物質約束與限制因素失效的重要因素。通常,起重設備操作人員自身的技術水平以及不安全行為,都是第二類危險源,它會使第一類危險源的能量得到釋放,進而導致事故發生。
1 水利施工起重機械安全問題分析
1.1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1)水利起重機械設備進場前未能對其安全性能進行有效檢測,安裝后自檢不嚴格,使用中的檢查、檢驗、調試不認真;對《水利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規定的基礎混凝土強度、機械設備的行走限位、幅度限位、起升高度限位、回轉限制、小車斷繩保護裝置的安全距離不了解,限定的安全距離隨意;起重量限制器、起重力矩限制器調試不正確,超載現象時有發生;起重吊鉤保險及其它安全防護裝置的損壞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施工現場的吊物懸挑平臺未定型化設置,設計計算馬虎,搭設交底不認真;有的工程還在使用鋼管懸挑平臺;部分起重機械設備使用未配備指揮信號、指揮人員和司索人員,造成誰使用、誰捆綁、誰指揮,出現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等不安全行為。
(3)物料提升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樓層停靠裝置、防墜落裝置、超高限位裝置、吊籃防護門、自落門不齊全或失靈時,沒有及時進行修理或調試。卸料平臺搭設不規范、有的未獨立設置,兩側防護、底板鋪設不嚴。另外,31m以上的高架物料提升機的整體穩定性、剛性連接的設置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1.2 起重機械設備專用配電箱內電器元件設置不規范
TN-S接零保護系統不正確,重復接地設置隨意,接地電阻值大于規范要求。現場起重機械設備的安裝、運行、維護臺賬資料不完善,裝拆專項方案的編審不重視,方案內容的針對性不強、無實質性措施;部分方案還有明顯錯誤,不能指導現場裝拆,操作人員僅僅憑“經驗”裝拆;起重機械設備的驗收、調試流于形式,未能查找出事故隱患。
水利起重機械設備安裝后、未按照《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規定》要求及時進行檢測檢驗就投入使用,因而施工現場有相當一部分起重機械設備在使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其次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申請檢測后、特種設備檢測單位從檢測到發放檢測合格報告時間較長,起重機械設備任憑操作人員的“感覺”在工作。
2 加強水利施工起重機械安全管理的優化對策
2.1 加強安裝與檢測力度
起重機械安裝對伍的要求普遍較高,每個施工人員必須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自我創造能力。安裝對伍在安裝前必須做好針對該項工程的施工前期檢測,依據規范嚴格進行。特別是隱藏工程,驗收記錄必須更加準確的做好,進而方便以后編寫自檢報告說明。安裝完成后,還應該適時的定期進行復檢測,并由企業內部聘請監理人員進行統一檢測,在試運行一段時間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荷載檢測,從而保證安全生產及使用。
2.2 強化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
(1)水利起重機械設備生產、產權、安裝、租賃使用等單位要根據各自的安全生產責任,強化對施工現場水利起重機械設備的安裝、使用、維護、保養和拆除等各過程的管理,并形成有效的相互監督檢查和制約機制,確保安全生產。(2)水利起重機械設備生產、產權、安裝、租賃使用等單位要認真執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大對施工現場的檢查指導。(3)水利起重機械設備生產、產權、安裝、租賃使用等單位要強化對水利起重機械設備安全生產隱患和事故處理力度,真正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做好隱患和事故處理。
2.3 加強對起重機械的安全監察工作
在實際的工作中,施工企業需要對起重機械設備進行相關的監察并做好相應記錄。在起重機械日常的監察中,相關安監部門須對所轄區域內的起重設備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起重設備的監測,保證施工現場的起重設備的運行安全。
2.4 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學習專業知識
起重機械設備具有高危性,相關從業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安全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從管理人員到操作人員都要進行專業的培訓,并且要定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在起重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視。除此之外,企業要加大對起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負責監管工作的機構要監督起重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從根本上避免無證操作,培養一批固定的起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減少人員的流動性。相關單位也要注重培養一批優秀的管理人員,對采礦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避免違章操作的發生。采礦企業要定時對起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和養護,聘請一批技術水平精湛的維修人員,防止起重機械設備的“帶病上崗”。同時,在采礦的過程中,采礦企業要做到責任到人,實現定人定崗,防止操作人員違反相關規定進行違章操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使得起重機械行業的發展速度不斷提高,而起重機械在自身質量、種類與規格,甚至是性能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但是,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事故發生幾率仍然很高。因此,應該基于技術培訓教育、安全意識、政府政策等多方面來協調管理起重機械設備作業操作,實現現場監督、現場協調和現場緊急應急機制,為設備作業萬無一失奠定前期安全操作基礎,盡早扼殺風險因素,做到有備無患。
參考文獻
[1] 盧明銀.多因素耦合的加工車間關鍵風險因素定量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5(9).
[2] 張連明,隋仕濤,王忠民.起重機械的安全使用與事故預防措施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3).
推薦閱讀:水利專業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