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當今三大水資源問題是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惡化,而泵站是最有效工程措施。文章根據作者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泵站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及施工排水系統,對泵站施工技術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泵站;施工方法;工程技術
Abstract: the three great problems of water is flood disaster, dry, water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pumping st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engineering measures. Based on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 the pumping sta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inage syste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pumping st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pump st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小型泵站承擔著區域性的灌溉和供水的重任,主要用于農田排灌、城市給排水等,在水資源的合理調度和管理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泵站與其它水利建筑物是不一樣的,它不需要修建擋水建筑物,對資源和環境沒有任何影響,受水源、地形、地質等條件的影響較小,且具有投資小、成本低、工期短、見效快、靈活機動等優點。
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 在施工前要一定做好準備工作,及時清除雜物,并對每個樁位進行探樁工作,深度不小于2m,對于地下管網、線路要妥善處理遷移,對四周建筑物在打樁前應作全面檢查,確保施工安全,并做好排水工作。
(2) 放線精確控制,建立自己的軸線網,對軸線、紅線進行有效控制復核,采用測量控制網絡以保證軸線定位準確。施工前放好每個樁位,在樁位中心打一根短鋼筋,涂上紅漆使標志明顯,在樁基礎施工前要重新測定樁位。
2 施工排水系統
基坑開挖過程要做好基坑的截水、排水、降水工作,基坑必須保持干燥,地下水位穩定在基底50cm以下,本工程施工范圍內的土質較差、含水量較高,為防止地下水浮力對基礎施工的影響,可采用輕型井點降水。因此在基坑土方開挖期間,應每天堅持抽水,以土體固結,當挖至基底后應在基坑周邊設排水溝和集水井。基坑底設置周邊排水溝和集水井,基底采用砼墊層,壁采用砌塊砌筑,并應結合基坑底板墊層一齊進行。
為確保坑底和滲出的水能有序排出,保證地下水位降至底板下500mm,沿基坑縱橫向中部設置盲溝,盲溝采用素砼墊層,120厚磚砌迭,少用砂漿或不用砂漿,內填級配碎石和粗砂,溝底設坡度流向坑邊的集水溝。
3 泵站施工技術
3.1 土方工程
為節約工程造價,土方開挖過程中土方平衡非常重要,盡量采用挖填結合。上游圍堰利用基坑開挖土進行填筑,下游圍堰利用大堤破除的土方進行填筑,對基坑開挖的土方進行合理利用,棄土與回填土分開堆放,待泵房及進出水側土方回填時便可利用,不足部分利用外調土方回填。土方填筑必須在基礎處理、隱蔽工程和基坑清理等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驗收合格的堤基應及時填筑。
根據填筑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壓實方法,確保回填土方達到設計要求。土方填筑采用120推土機整平壓實,壓實后干密度達到15.5kN/m3,且壓實度不小于0.92,建筑物周邊的回填土用人工和小型機具夯壓密實,壓實后的干密度不小于15.5kN/m3,粘性土壓實度不小于0.96,砂性土相對密度不小于0.7。
3.2 模板工程
采用組合鋼模板施工,局部止水處采用木模板在加工場按圖紙配制,檢查合格后運至現場安裝。木模板表面應刨光,安裝前涂刷隔離劑。木模面板25mm厚松木板,背筋都為50mm×100mm扁方。模板采用地垅木固定,模板木支撐水平向夾角不得大于40℃,安裝好后,現場檢查安裝質量、尺寸、位置均符合要求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模板之間拼縫要嚴密,螺栓應擰緊、無松動。圍囹采用雙道鋼管。閘墩頭半圓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模板安裝后要反復校對垂直度及幾何尺寸,其誤差應嚴格控制在施工規范允許的范圍內,且牢固穩定,平整光潔。鋼筋、預埋件、預留孔、門槽、止水等高程與中心線要反復校核,在準確無誤后方可澆筑砼。
3.3 鋼筋工程
鋼筋在內場加工成型,現場綁扎定位,上、下層鋼筋片間用工字型鋼筋支撐,支撐與上、下層鋼筋網片點焊,以確保網片之間的尺寸。下層鋼筋網片墊砼墊塊,墊塊強度不低于底板砼,以確保鋼筋保護層,支撐間距不應大于1.5m。需要焊接的鋼筋現場焊接,為加快施工進度,直徑14mm以下的鋼筋盡量采用搭接。
3.4 止水
模板立制時,在設計位置安裝止水,使止水嵌固于模板中,另外應用小木板固定止水,使其在砼澆筑過程中不移位。銅片止水的連接需要根據施工圖的規定,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采用咬接或搭接并采取雙面焊,橡膠止水搭接長度不小于10cm,采用氯丁橡膠粘接法,搭接面平整,人工挫毛,層間均勻刷涂膠水。膠接后,采用特制鐵夾固定夾緊,加壓時間不得少于24h,橡膠止水和銅片止水的型式、尺寸滿足設計要求,各種物理性能應符合有關規定。
伸縮縫的砼面層應完全清除干凈,并涂抹一層瀝青瑪蹄脂防止縫面之間的粘接,以達到結構有伸縮變形時不損傷砼的目的。伸縮縫填瀝青木板,瀝青木板提前制作成型,鋼筋綁扎前用熱瀝青粘貼于砼面層,并妥善保護,使其與兩次澆筑的砼都能緊密結合。
對已安裝的止水設施,應加以保護,以防意外破壞,在止水片附近澆砼時,應仔細、認真振搗,不得沖撞止水片,當砼即將淹埋止水片時,應清除其表面污垢。嵌固止水片的模板應適當推遲拆模時間,防止止水產生變形和破壞。
3.5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自攪拌機中卸出后,應及時送到澆筑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等現象。如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有離析或初凝現象時,必須禁止使用。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規定。
(2)混凝土澆筑與振搗要求。
①混凝土自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如超過3m時必須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②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澆筑層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l.25倍,最大不超過50cm。
③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cm~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
④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
⑤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正完好。
(3)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不少于兩周。
(4)澆筑時注意要點。
①澆筑混凝土時,應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層離析。混凝土由料斗內卸出進行澆筑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過2m。
②澆筑混凝土前,承臺底部應先填以50mm~100mm厚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承臺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應隨澆筑高度的上升,酌予遞減。
③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好。
4 結語
泵站的施工質量關系到居民生活的長治久安,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層層把關,做到最好,同時,應提高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術素質、責任心,為城市發展提供更高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