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飛躍,尤其是水利工程的建設,如三峽工程、荊江分洪工程等均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水利工程中地基是工程建設的基礎,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目前水利工程建設中的地基的處理的若干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地基;處理技術
Abstract: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hitherto unknown leap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such as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flood diversion project, which are obtained the major breakthrough. Found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hi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some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iques in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F40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我國地勢由西向東逐漸降低,幾條大河流的走向均由西向東流動,在河流落差較大的地方,儲藏著極其豐富的水利資源。而水利工程是為挖掘開采水利資源而誕生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其給人類帶來的利益是無可想象的,因此水利工程建設一直是國家的高度重視的對象。而地基是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其在整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由于地基的復雜性,采取適宜的地基處理技術勢在必行。
1.水利工程地基概況
水利工程建設所涉及的地質條件通常來說比較復雜,地基作為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其對水利工程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水是地基中不可避免的影響因素之一,其容易降低地基的穩定系數和承載能力,嚴重影響上層建筑物的穩定性,最終整個水利工程的質量就會受到威脅。不良地基給水利工程建設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有些地基條件土層較軟,地質中的某些指標未能達到水利工程設計的基本標準,如地質承載能力、抗壓穩定性等,承載表面的強度不夠,承受不了上部建筑物的巨大壓力,即達不到地基應有的承載能力及穩定性。
1.2有些地基的土層軟硬分布不均一,土層平面有些地方較為薄弱,隨著上部建筑物壓力的增大,該薄弱之地將會發生不均勻沉降,土層局部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嚴重時整個地基都會遭到嚴重的破壞,上部建筑物最終會被影響,甚至破壞變形。
1.3倘若水利工程的地基置于結構松散的碎帶或礫石層,或某些透水性頗好的土質環境,水利工程地基將會受到嚴重的滲水,其水力坡降及滲漏量將會超出容許的范圍。
2水利工程建設中地基的處理技術
2.1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應用
為了改善水利工程地基的缺點,在工程實際建設中人們普遍運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來改造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穩固性好,粘結強度高,其主要成分為水泥、粉煤灰及碎石,來源廣泛,價格實惠,因此在水利工程地基改造中得到廣泛利用。將調配好的水泥煤粉灰碎石樁與樁間土、褥墊層相互結合,形成水利工程的復合地基。隨著地基上部建筑物壓力的增大,褥墊層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此時褥墊層將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分布到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和樁間土上面,地基受力均勻化,在擠壓作用及樁間土產生的策應力的推動下,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承載能力將會大大的提高。以下是對水泥煤粉灰碎石樁、褥墊層以及樁周土復合地基的分析。
2.1.1樁間的擠密作用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通過振搖沉降水泥煤粉灰碎石樁以及來自于樁周的側向擠壓力,可減小樁間土的空隙,降低滲水量,增加土間的內摩擦角及干密度,從而改善土的物理力學參數,大大的提高樁間土的承載能力,尤其是地基土為粉土、散填土或松散粉細砂時。
2.1.2樁體的排水作用
在水利工程復合地基中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初成階段,在地基內部就已經組成了許許多多的豎向排水減壓的小通道,這些通道的滲透能力非常好,能夠很好地排解和避免振沖引起的超孔隙水壓力的提升,改善加快水利工程地基的排水作用,該排水性能非但不會影響降低樁體強度,反而使土體強度更強并遠超原土體天然承載能力。
2.1.3樁的預震效應
在水利工程中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的初成階段,通過振沖器的激振作用,使樁周間的填充料和本土體的相對密實度提高的同時,產生強烈的預震效應,從而強化了砂土的抗液化能力。
2.1.4樁的置換作用
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制備過程中,水泥與其它成分發生水解及水化反應、凝硬反應等,產生不溶于水的穩定結晶化合物,進一步提高了樁內的抗剪抗壓強度及變形模量。由地基上部建筑物給復合地基產生的壓力,將會隨褥墊層的變形漸漸轉移到樁體上,由地基中的樁周和樁端承受大部分的荷載,也就是常說的應力集中模式,復合地基的承載能力相對于原有地基來說有很大的提高。
2.2預應力管樁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沉樁施工方法有很多,得到廣泛運用的主要有靜壓法和錘擊法。管樁靜壓法在施工中主要依靠壓樁機自身及配重的重量,向管樁本身施加壓力,進行有效的壓柱或壓梁,從而將管樁壓入地基土體或巖層中。而管樁錘擊法沉樁速度較快,施工效果好,但因躬由錘打樁施工時震動非常劇烈,噪音污染嚴重,并不適合在市區內施工。因此,靜壓法的運用較為普遍,尤其是這些年來大噸位的靜力壓樁機施壓預應力管樁的工藝的開發和實施,給工程建設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大大的推動了預應力管樁的應用和發展。靜力壓樁機的最大壓樁力可有五千至六千千牛,能夠把直徑為50mm-60mm的預應力管樁壓到施工達到的持力層。
預應力管樁施工結束后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及時對管樁進行排查檢測,檢測方法通常利用樁基高應變法和低應變法兩種,進一步對單樁承載能力和樁身整體性能加以檢測,預應力管樁的單樁承載能力主要由樁端極限側摩擦力和極限阻力產生的。預應力管樁作為水利工程建設中一種重要的地質改善技術,正廣泛運用于沿河海岸地區,而建筑基樁檢測技術的開發及應用,使水利工程管樁基礎處理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從而為水利工程整體建設的質量安全提供保障。
3.小結
隨著建筑工業的高速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也隨之增多,但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設的地基地質環境比較特殊,需要運用工程技術對其地基進行改善處理,以便達到水利工程質量的要求。而水利工程地基的處理技術均各有優缺點,水利工程施工人員要根據工程地基的實際狀態,靈活運用現有的處理技術,為水利工程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確保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的順利進行,保證水利工程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郭少博.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基礎施工要點[J].科技信息,2009,(09).
[2]陶忠平.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不良地基基礎處理方法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2007,(12).
[3]劉喜武,劉艷芳,孫素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滲新技術及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