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市政工程主要指包括道路、橋涵、排給水管道、生活垃圾填埋處理等在內的多種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其中,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作為城建的主要內容以及其他相關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其施工質量的優劣對于城市功能整體發揮、環保、道路維護以及防洪排澇均會產生直接影響。根據自身的多年工程實例經驗,針對當前修復、改造與新建市政排水工程所存在的諸多質量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據成因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一 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質量問題成因分析
從排水管道鋪設、舊有管道修復改造狀況來看,現階段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所存在的質量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管線偏移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施工放線不精確所引發的管道選線問題,或工程因地下構筑物等因素被迫改道,進而引發的管線偏移、施工走樣的質量問題,由此可能造成積水、倒坡。路線偏移也會因管道選線時未充分考量水文地質、特殊工程地質情況,從而可能對整體管線鋪設造成滯后工期、返工等負面影響。長期積水會銹蝕管道,倒坡則會從水力學角度對過流發生作用,影響原定水頭,并使管道過流能力改變,影響到排水管道的整體性能及使用周期。第二,管道存在滲漏現象,閉水試驗不合格。管道滲漏是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嚴重質量問題,輕則影響管線使用,重則會對周邊建筑物產生輕微地質破壞作用。而致使管道滲漏的主要原因包括基礎不均勻沉降、管材質量不佳或其它施工質量因素。如基礎不均勻沉降會造成管道與基面接觸產生改變,部分管道應力集中致使管道拉裂或壓裂,引發滲水;管材質量不佳的,更易在管道振動不良受力應力集中狀況下產生破漏滲水;其它諸如管道接口 密封不合格或安置不規范等同樣是引發此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第三,檢查井變形、下沉以及構配件質量問題。這主要指檢查井地基或墊層問題所引發的沉降與砌筑檢查井過程中導致的變形,其它如鐵爬梯安裝、井蓋井座配套、井壁防滲質量等問題也均是在施工質量控制中易被忽視的環節。第四,回填土沉陷問題。這是由回填土的土質及施工方法引起的質量問題。比如在填料過程中采用了不合格的土料如軟質淤泥土;填料含水量不認真控制,施工規范未嚴格執行等,均會留下隱患。
二 應對市政排水管道質量問題的對策
1、管道位置偏移或積水問題的防治措施
施工前對交接樁的復測要嚴格按照施工測量規范和規程要求進行,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對管線控制樁進行保護;施工放樣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水文地質條件及具體地形地貌及周邊環境的影響,按照設計埋置深度及有其他規定放樣, 放樣后注意保證樣樁不挪移, 還需進行嚴格的復測,只有經檢驗后誤差的精度滿足設計要求時,方可正式開工,進行隨后的工作;施工時必須嚴格依據樣樁施工,保證平面布線的合理,還需做好樣樁的保護工作以防治其位置變化;此外對于溝槽和平基的軸線與縱坡量測工作必須做好測量驗收,尤其是縱坡控制必須仔細,以保證設計坡度,以同時滿足結構強度、穩定性要求和水力學的要求,可有效控制積水,且防止管線偏移。
2、排水管道滲漏水問題的防治措施
(1)基礎不均勻沉降,嚴重時可造成管道斷裂或接口開裂,該問題防治措施主要有 : 開挖槽底土壤最好免受擾動或水浸,當遇到被擾動或受水浸泡的情況,要求施工單位挖除松軟土層,然后用砂或者碎石等高穩定性材料回填超挖區,并采用合理機具密實;監理工作應嚴格遵照設計圖紙設計要求,以全面監督管道的基礎施工過程,來保證基礎的強度和穩定性滿足要求,基礎完工后,驗收工作應及時進行。
(2)排水管材質量差的防治。所用管材必須三證俱全,即廠家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力學試驗報告等質量證明資料 ;管子內、外表面應光潔平整、勻稱、無不規則凸凹部位;混凝土管不得出現裂縫;鋼筋混凝土管條件略寬,管內壁允許不超過0.05mm的裂縫出現,但外表面仍不允許有裂縫;管道安裝前逐節細致檢查, 若管材被發現存在質量問題, 應禁止使用或是經過嚴格處理滿足要求后再用。
(3)合理選用管道接口形式并保證施工質量。針對不同的地基土質條件及施工環境, 需要選用不同的管道接口形式,剛性接口適用于土質好,地下水位以上的排水管道;柔性接口則與之相反,常用于地基土質較差,地震地區等的排水管道;接口填料必須要按照試驗所確定的配合且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對于剛性接口,應先鑿毛接口處,洗凈后抹帶砂漿,抹帶完成后,應立即灑水養護;對于柔性接口,要首先要刷毛管口外壁,清理干凈后要使膠圈保持平正,無扭曲現象,采用合理的接口材料,按施工規范開展施工。值得強調的是, 對于水泥類填料,要預先濕潤接口,油性填料的接口則要保持干燥。
(4)井壁和與其連接管的結合處滲漏防治。檢查井砌筑過程要保證砂漿飽滿,全面勾縫;砂漿抹面前,必須要將表面洗凈并潤濕,抹面時要進行壓光收漿,養護工作及時到位;在地下水條件下施工,砌筑時,抹面和勾縫應及時隨其完成,杜絕回填后才進行內抹面或內勾縫。連接管道防滲的施工步驟是先使其保持濕潤且刷一層水泥漿于其上,等座漿后就開展內外防滲抹面工作。
(5)實現閉水段封口密實。對于采用砌磚墻封堵的技術方案, 應做好以下幾點來防滲:要清洗,要封堵管口半米范圍內的管壁,并在其上刷水泥原漿,潤濕磚塊,做好封堵的準備工作;應采用高于M7.5 且稠度良好的砌筑砂漿;采用高于M15 的水泥砂漿進行勾縫和抹面以防滲。
(6)嚴格進行閉水試驗。認真做好閉水試驗的準備工作:保證溝槽內無積水;封堵全部預留孔洞;且計算得到的水壓力的合力應小于管道兩端堵板承載力。試驗前,除預留進出水管外,應封堵檢查井內支管管口和試驗管段兩端的管口,待堵頭經養護后達一定強度后, 則開始試驗,從上游井內灌水直到水頭達到要求高度,此時檢查各部位有無漏水,應及時封堵嚴重滲漏部位。
3、解決檢查井變形、下沉,構配件質量差的問題
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來進行墊層和基層的施工,如杜絕帶水澆筑,嚴格控制檢查井基礎的質量,防止因地基問題引發的井體沉降。為防止井體的錯位變形,應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好檢查井的中心位置與控制高程,基礎穩定后再砌磚,墻體砌筑砂漿要飽滿,砌縫要平整,且要壓光抹面,杜絕空鼓、裂縫等不良現象。檢查井蓋和井座要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且要配套,要嚴格控制井圈、井蓋的安裝質量,安裝時座漿要飽滿,此外要選用外形較美觀的井蓋,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4、回填土沉陷防止措施
管槽回填時應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選擇合適的夯實機具,為取得最經濟合理的壓實效果,不同的填料和填筑厚度應選用不同的夯壓器具,一般情況而言,微型壓路機,人工和蛙式打夯機適用于較窄的管槽。填料中的淤泥、樹根、草皮等會對壓實效果產生影響, 且會在土中因腐爛或壓干縮形成空穴,可能引起沉陷。故溝槽回填前,就排干積水,清除淤泥、雜草等,禁用液化狀的粉砂、細砂作為回填料。管槽回填應分層回填,通常單層厚度小于30cm,該層壓實到其密實度滿足規范要求了,才可進行上層加填。填土應在管道兩側同時進行。填料含水量的控制標準是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槽底積水時必須先排干水再分層回填,施工時不得采用帶水回填或水夯法。填土密實度要符合規范。該值在管槽胸腔部位應≥ 90%;管頂50cm 范圍內介于85%~88%,50cm 以上應等同于路基密實度。竣工后,如果局部沉陷發生,處理方法是挖出沉陷部分松土,再補填滿足要求的土料,并分層壓實,以補修局部沉陷??梢酝ㄟ^拌和石灰再壓實的辦法進行高含水填料的沉陷修復工作。
三 結語
本文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市政工程排水管道質量問題的成因與防治措施,針對管線偏移問題,積水問題,排水管道滲漏水問題,檢查井變形、下沉,構配件質量差等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參考文獻:
[1]鄭連濱.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4)
[2]聞常華.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問題與對策[J] 科技促進發展,2009,(3)
[3]朱德濱, 劉遠才,曾世東.市政工程建設監理現狀與監理經驗[J] 森林工程 2008,24(5)
[4]蘇小丹. 淺談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監理控制[J] 廣東建材2008 ,(5)
[5]楊臻.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分析及預防措施[J] 科技創新導報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