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輸水洞底板高程要遵循地勘結果,結合下游的灌溉渠道比降,從而設計閘涵段、進口段以及出口段。一般情況下,涵洞進口段主要運用斜降 U 型槽結構,進而明確前緣底寬、底板厚與長、末端底寬以及進水孔底寬,合理設計閘室與涵洞,明確閘孔凈寬、凈高、閘底高程、壓力涵洞以及無壓涵洞長。
關鍵詞: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施工措施
一、某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概述
某小二型水庫主要是以防洪以及灌溉為主,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大壩、泄洪閘、泄洪洞、輸水洞。小二型水庫所在地區地勢平坦,主要為當地的工、農、牧業服務,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現階段,某小二型水庫壩頂寬窄出現不均勻現象,上游壩坡在小二型水庫淘涮作用下受損嚴重,下游壩坡經常容易受到雨水的沖涮。因此,小二型水庫要進行除險加固工程設計,從而保證下游人民財產免受洪水的侵害,保護當地的耕地以及公路等重要設施。
二、泄水建筑物設計
1.小二型水庫泄水建筑物布置狀況
依據具體的工程地形與地質現狀,分析某小二型水庫的泄洪設施主要是結合泄洪閘以及泄洪洞進行布置,泄洪閘為上層,泄洪洞為下層。為了保證小二型水庫泄洪閘與泄洪要求相一致,經過調洪計算后確定泄洪閘凈寬在6m左右,泄洪閘的底板高程是1 190m。閘室底板與水流方向相垂直,其鋼筋混凝土結構為兩孔一聯整體式?;趽跛叨认鄬^低的前提下,無法把控其長度,主要按照結構布置來進行。閘墩主要運用實體式,在對中墩外形輪廓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過閘水流平順;二是側向收縮;三是過流能力。對于上下游的墩頭而言,均采取半圓形,每孔設置一道平板閘門與檢修閘門。將混凝土水平鋪蓋設置在閘室上游段,下游段運用底流式消能,將海漫與防沖槽置入消力池后。
2.消能工、上游鋪蓋、閘室結構以及其他設計
首先,依據相關的水閘設計規范,確定消力池尺寸。經計算,渲泄所需消力池深度在1.25m左右,進而確定海漫尺寸;經計算,海漫長度在20m左右,末端沖刷深度在7.7m左右。由于其鋪蓋主要運用混凝土,因而鋪蓋長度取為14.0m,厚度為0.7m。按照具體的工程規范要求以及地基土質狀況,在鋪蓋順水流方向不做永久縫處理。在閘室結構設計中,要確定閘頂高程,分析閘門、交通橋、閘墩、工作橋等的結構布置狀況,考慮到水閘運行管理,在盡可能地保證其為寬頂堰流的前提下,擬定底板順水流方向的長度。按照地基的土質以及閘孔的孔徑與地下水情況,合理選擇底板的材料,本工程選用鋼筋混凝土,并確定齒墻的深度。同時,要確定中墩與邊墩尺寸,按照結構以及施工方法來進行確定。在進行上下游翼墻、海漫與消力池設計中,要明確上游翼墻順水流方向投影長度,布置消力池型式,選擇海漫結構,確定其水平段以及緩坡段。此外,要進行防沖槽設計,按照沖坑深度計算槽深與上下游側邊坡坡率。
三、擋水建筑物設計
1.壩頂高程與構造設計
在設計壩頂寬度時,要考慮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壩頂是否存在干線公路與鐵路;第二,地震設計烈度;第三,壩頂最小的寬度;第四,管理運用需求;第五,壩頂材質選擇與坡度。在土壩壩坡設計中,要綜合考慮壩型、等級、壩高、壩料、壩基地質與施工條件等方面,參照相關的工程實踐經驗以及方法,進而進行穩定計算,使其壩頂高程與構造滿足工程實際要求。
2.護坡與壩面排水設計
對于上游護坡而言,要結合相關的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合理設計土壩上游護坡厚度與填縫材料。就下游護坡與壩體排水而言,要結合施工條件來進行選擇,本工程采用貼坡式排水體,頂部高程處在壩體浸潤線出逸點之上,于壩體下游坡設置橫向排水溝,間隔50m設置一條。就排水溝來看,主要運用的材料為預制混凝土,斷面形式為矩形,進而計算其斷面的尺寸與側墻底板的厚度,本小二型水庫的側墻底板厚度在0.14m左右。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工程施工要求,基于分析維修成本的前提下,合理選擇小二型水庫壩體排水形式,從而盡可能地減少維修成本,提高其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四、輸水洞工程設計
1.右側輸水洞結構設計
在確定小二型水庫輸水洞底板高程過程中,要結合具體的地勘狀況與下游灌溉渠道比降等方面來進行確定。通常情況下,涵洞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進口段;二是閘涵段;三是出口段。對于進口段而言,其涵洞進口段運用斜U型槽結構,合理計算前緣底寬、末端底寬以及底板厚度與進水孔底寬度,其孔高形式為曲線漸變式,在孔頂部加固了一道鋼筋混凝土擋墻。就涵閘段而言,主要包括閘室以及涵洞兩個部分,要合理計算閘孔凈寬、凈高、閘底高程、壓力涵洞長以及無壓涵洞長,確定閘室形式為豎井式,設置一道工作閘門與一道檢修閘門,明確閘室段長、涵洞凈寬、凈高、洞底比降以及涵閘段總長。涵閘段的下部結構主要運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閘門采取平板拱形鑄鐵閘門,啟閉機為手動式。出口段包括出水渠、混凝土海漫以及擴散型消力池,確定涵洞出口與消力池連接方式與消力池長,池底通常采用PVC排水管。
2.左側輸水洞結構設計
輸水洞底板高程要遵循地勘結果,結合下游的灌溉渠道比降,從而設計閘涵段、進口段以及出口段。一般情況下,涵洞進口段主要運用斜降 U 型槽結構,進而明確前緣底寬、底板厚與長、末端底寬以及進水孔底寬,合理設計閘室與涵洞,明確閘孔凈寬、凈高、閘底高程、壓力涵洞以及無壓涵洞長。其閘室主要是豎井式,設有工作閘門以及檢修閘門,計算閘室段長、涵洞凈寬與凈高、洞底比降以及涵閘段總長,閘門采用平板拱形鑄鐵閘門。左側輸水洞出口段設計與右側輸水洞出口段設計具有一致性。因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參照右側輸水洞出口段設計來進行整體的設計。
五、防水設施除險加固設計
一般而言,小二型水庫大壩在穿壩涵管出現老化開裂滲漏現象時,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因此進行必要的防水設施除險加固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在現階段,諸多小二型水庫采用穿壩涵管。通常在穿壩涵管進口處設置混凝土堵頭,對大壩軸線上游段穿壩涵管進行封堵處理。需要主要的是,要強化整個穿壩涵管的封堵處理,開展灌漿充填工作,封堵末端要設置反濾排水段,不斷滿足灌溉、供水、發電等要求。對于進出口而言,要與壩體保持一定的距離,合理設計邊坡與進出口軸線的夾角?;跅l件允許的前提下,運用鋼筋混凝土頂管或者預制鋼筋混凝土頂管來進行隧洞的襯砌,盡可能地避免出現開挖大壩壩體現象的出現。同時,在涵管外要設置截水環,對其進行充填灌漿截留處理,最大限度地保障防水設施的牢固。
參考文獻:
[1]高鳳云.對勉縣小型水庫病險問題的思考[J].陜西水利,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