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生物工程專業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生物科學時間:瀏覽:

  [摘 要] 普通生物學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從線下教學到線上教學。在實施完全線上教學模式實踐中,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通過2019—2020年下學期在線教學的實施,對安徽工程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普通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也將未來高校專業課程教學模式調整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的關系作為發展方向。

  [關 鍵 詞] 在線教學;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

生物學雜志

  2019—2020年下學期一場公共衛生事件擾亂了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為了響應教育部對“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高校教師從線下教學的模式轉為完全的線上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方式的改變一方面給高校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另一方面也為高校的教學改革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生命科學是一門發展迅猛的學科,高校培養方案要求開設反映工程應用和科學新技術的新課,而一再削減很多專業基礎課的學時。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生物工程專業必修基礎課程普通生物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普通生物學為我校生物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是本專業最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也是一門專業主干課程和學位課程。該課程集中概括了細胞生物學、動物學、生理學、植物學、遺傳學、生態學以及生物進化論等方面內容。涉及學科門類較多,學科交叉性強,是一門綜合性專業基礎課程,對它的學習為以后更深層次的專業課程打下基礎。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內容豐富的課程教學,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本文結合2019~2020年下學期完全線上教學的思考,通過多種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踐,對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及實驗教學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以期通過以下課程教學改革,實現該課程的最佳教學效果。

  一、優化課程教學內容,適應“線上+線下”的混合授課模式

  生物工程是我校傳統優勢專業,為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和省級教改示范專業。為了實現2020年生物工程專業學位的互認,基于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的解讀,2018年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對培養方案進行了修改,普通生物學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比較全面、系統地認識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為本專業所有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普通生物學在生物工程專業課程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普通生物學課程在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主要作用是為深層次的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基礎。教學中既包括基本原理的講授,又涉及很多生物實踐和實驗的教學,內容覆蓋面廣,難度較大。但是該課程在培養方案中只有42個學時,傳統的線下教學方法中只能秉承“少而精、寬基礎”的教學理念展開教學,采用板書+多媒體相結合,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課程教學的所有內容,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線上平臺,把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知識點分解,學生可以把很大一部分基礎內容,尤其是一些高中時期已經接觸過的基礎知識在線上平臺自學,教師線下課堂就不再重復講解,課堂上主要采用翻轉教學法,變學生為主動進行課堂討論互動,同時處理網絡課程答疑,并進行課堂測試。這樣通過調整和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和線下互動的優勢互補,能在有限的課時內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實現“線上+線上”混合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調整并優化教學內容顯得至關重要。

  二、加強教師線上教學技能的儲備,完善線上教學質量監督考核的實施辦法

  教師采用線上教學,雖然也采用學習通、雨課堂、騰訊課堂以及QQ等多種線上平臺,但事實上,線上教學的常規化運行機制尚未成熟,教師對線上教學的認識和技能的儲備也不夠充足,課程也沒有形成一套標準化的考核指標和考核辦法,線上檢測也很難反映真實的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在前期完全線上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針對不足,提高每位教師的線上教學技能,制訂線上教學的考核方法,分析該課程每個章節的特點,認真選擇線上教學的內容,確保線上內容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打破傳統單一的授課方式,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共存

  傳統的授課方式是交互運用多媒體與黑板兩種教學媒介,學習通平臺只是輔助教學資料的輸送,因為板書的結合,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再認識,突出主題,使課程教學有的放矢。但是所有知識點都需要占用課堂課時,導致很多基礎知識點沒有充足的時間深入講解,學科前沿內容也沒有時間拓展。因此,普通生物學課程可以采用以下多種方式進行授課。

  1.學生可以借助一些大學的MOOC等平臺,如中國大學的普通生物學MOOC資源,在平臺上可采用SPOC等形式學習自學內容。

  2.教師可以采用多種線上教學平臺進行部分內容線上授課和輔助授課,例如有些章節內容可以采用雨課堂、騰訊課堂等網絡平臺進行建課,教師可以發布MOOC視頻、習題、語音等課前預習內容,學生可以在手機和電腦上提前做好預習工作,加快教學進度和提高質量。

  3.教師線下課堂就不再重復講解普通生物學課程自學和線上課程學習的內容,主要采用翻轉教學法,變學生為主動進行課堂討論互動,同時處理網絡課程答疑,并進行課堂測試。

  四、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平臺,通過“虛實結合”的原則,加強普通生物學課程的實驗教學

  我們普通生物學課程采用的是陳閱增主編的教材,與教材匹配的實驗教材為《普通生物學實驗指導》,該實驗指導書構建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多層次教學內容體系,主要包括五個章節內容,分別為緒論、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實驗設計基礎知識、設計及探索性實驗。因此,該課程實驗教學內容涵蓋面較廣,內容多,并且有一些實驗內容需要時間較長,受制于學時的限制,因此,僅靠實驗室里的有限時間難以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本文采用“虛實結合”,對普通生物學實驗教學做如下改革。

  1.把緒論和基礎性實驗部分要求掌握的知識點與綜合性實驗部分相融合。《普通生物學實驗指導書》緒論和基礎性實驗很大一部分內容在初高中時期都學過并要求開設過實驗,因此,可以把多個基礎實驗放在一起進行,例如,對動植物細胞的制作和觀察實驗課上,就可以把生物制圖、顯微鏡的使用以及實驗報告的書寫等內容穿插在課程中。

  2.把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與大學生科研課題相結合。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為生物工程專業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畢業論文的完成都有積極的作用,本課程組教師結合課程特點,認真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參加全國性的生命科學競賽以及生物標本制作大賽等,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進行實驗設計、安排實驗、分析處理數據、撰寫實驗報告以及匯報實驗結果等工作,這樣不但很好地完成了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內容,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對學生今后畢業論文(設計)和生產研究產生積極的影響。

  3.建設和充分利用虛擬仿真實驗平臺,豐富教學內容,提供高效和可行的培養模式。隨著“慕課”“在線課程”等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于教學中,采取虛擬仿真方式指導學生掌握難于直接操作的實踐部分成為完善生物類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快速有效途徑。例如,《普通生物學實驗指導書》中要求的一些解剖實驗,實驗過程涉及多個步驟,需要多種儀器設備、周期長、工作量大,操作復雜且實驗場地要求高,真實實驗難以滿足要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從教學的示范性和實用性出發,在現有課程的基礎上,依托虛擬仿真、人機交互、數據庫和網絡通信等技術,我們利用原有教學資源基礎,將教師科研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擬開發普通生物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通過3D模擬,將一些易看難動手的實驗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成為虛擬的實驗教學系統,向學生提供模塊化、標準化教學資源,突破傳統實驗教學的限制,豐富教學內容,提供高效和可行的培養模式。

  總之,普通生物學是我校生物工程專業課程培養方案中要求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由線上教學思考,我們結合傳統線下教學的優勢、線上教學的資源以及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以及實驗教學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實現“線上+線上”混合教學模式,以期獲得前所未有的教學效果。目前我們還處于探索和實踐階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進一步改革和總結經驗,反復實踐,逐步構建適合我校生物工程專業普通生物學課程的最佳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吳相鈺,陳守良,葛明德.陳閱增普通生物學[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8.

  [2]駱鷹,張敏,劉小文.生物工程專業《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湘南學院學報,2013,34(5):73-75.

  [3]張星星,馬建梅,樊榮.虛擬仿真平臺在診斷學實驗課中的探索[J].科教論壇,2020(8):44.

  生物學:動物學專刊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句容市| 双峰县| 松溪县| 黎城县| 安岳县| 竹溪县| 新泰市| 塔河县| 望江县| 乡城县| 自贡市| 房山区| 葫芦岛市| 丰顺县| 扶绥县| 武冈市| 长垣县| 永康市| 奈曼旗| 洪江市| 通辽市| 建宁县| 成安县| 新安县| 元谋县| 光山县| 托克逊县| 望江县| 宜都市| 平顶山市| 中西区| 珲春市| 灵川县| 明水县| 台江县| 淄博市| 陆川县| 兴海县| 莒南县| 华安县| 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