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產量大、生產成本低,使棉制品價格比較低廉。文章發表在《世界農業》上,是農業工程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棉花,氟節胺,打頂技術,技術試驗
棉花并不是花,棉花植物開的花卉是乳白色或粉紅色花卉。平常說的棉花是開花后長出的果子成熟時裂開翻出的果子內部的纖維。
棉花是離瓣雙子葉植物,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種植。棉花是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種子纖維,原產于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ǘ淙榘咨?,開花后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后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
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至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含纖維素約87~90%。
1對棉株生理性狀的影響
噴施氟節胺后,植株棉葉呈現皺縮狀,7月13日10:00采用植物光合測定儀(型號:3051c)測定,數據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噴施氟節胺處理的光合速率低于對照2.3μmol/m2S,水分蒸發減少30.3mg/dm2hr,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對照2.0mg/g,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皺縮的葉片與平展的葉片相比較,皺縮的葉片不利于采光。
7月13日10:00采用植物養分速測儀(型號:TYS-3N)和葉綠素SPAD儀(型號:SPAD502)進行測定,8月7日再次用葉綠素測定儀測定,數據列于表2。表2表明,噴施氟節胺處理氮含量低于對照0.027mg/g,葉面溫度低于對照1.36℃;7月13日的葉綠素SPAD值低于對照0.242,8月7日比對照低2.62。
2主要性狀分析
每次噴施后一周,對各處理的株高、果枝數、主莖葉片數、單株結鈴數、脫落數和空果枝等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噴施氟節胺處理比對照,第一次噴施后,株高高5.1cm,果枝數多0.3層,單株蕾數多2.3個,花數相同,單株結鈴數多0.3個;第二次噴施后,株高高4.0cm,果枝數多2.3層,單株蕾數多1個,單株花數少1.3個,單株鈴數多1.3個;
第三次噴施后,株高高5.4cm,果枝數多2.0層,單株蕾數少0.3個,單株花數少1.0個,單株鈴數少0.1個。8月7日終期調查結果顯示,噴施氟節胺處理比對照株高高7.0cm、果枝數多2.0層,主莖葉片數多2.2片,單株結鈴數少0.7個,空果枝多3.3層,單株脫落多1.1個(見表3)。棉產量減少265.5kg/hm2。
3小結與討論
施用氟節胺后,造成棉株葉片皺縮狀,從而降低了葉片功能,光合作用降低,最后形成的籽棉產量比對照少265.5kg/hm2,考慮是否為噴施不當或藥劑濃度不合理,有待于進一步探索。噴施氟節胺的處理株高較高,果枝層數也多,其空果枝數、脫落數也較多,不利于高產的形成,使用方法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在室內考種方面,纖維長度變短,不孕籽率增多,單鈴重變輕;造成該結果的原因應該于施藥時間、濃度與方法有很大的關系。同時,對不同的品種噴施氟節胺檢驗表明,品種間具有不同的差異性,整體表現為株高、果枝層數、空果枝數、脫落數增加,單株結鈴數略有減少,產量相差不大,是否與品種對氟節胺的敏感性不同而表現出差異不同,也有待于進一步驗證。
農業職稱期刊征稿啟事:《世界農業》是一本集綜合性、時效性、實用性為一體的刊物,及時追蹤國內外農業領域的熱點、焦點問題,全面分析各類農產品供求形勢及價格走勢,為涉農企業正確應對國內外市場變化提供準確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