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果樹類經濟作物應用于園林綠化建設中,能夠很好的發揮其經濟價值、觀賞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園林綠化應用中,要注意遵循相關原則,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并采取管理措施來加強綠化維護。
果樹類經濟作物的應用
應用的原則果樹類經濟作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主要考慮適地適樹和主輔相宜2個原則。適地適樹指的是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溫濕度、日照等實際自然條件和園林綠化造景要求,科學決策、綜合考量,合理選配果樹品種。主輔相宜指的是要以鄉土果樹為主、外來果樹為輔,在保證果樹適應性滿足園林綠化要求的基礎之上,適度引進外來樹種豐富綠化樹種。引進外來樹種要根據實際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實施,不能動搖本土樹種的主體地位。
應用的方法果樹類經濟作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公園綠化、道路綠化、小區綠化、景區綠化和盆景5個方面。公園綠化是在公園中群植果樹形成園中之園,應用較多的有蘋果、石榴、柿、梅、板栗、油梨等,根據公園條件、規劃來決定樹種的選擇和栽植方法。道路綠化是在城市道路旁和中間栽植銀杏、枇杷、華山松等樹種,一般選擇壽命長、樹形優美、葉色多變化的樹種來增強其可觀賞性和實用性。
果樹作為行道樹,四季的風景變化突出,尤其是夏季時綠蔭成林,到了秋季果實累累,十分壯觀。小區綠化包括小區庭院、附屬綠地等處的果樹栽植綠化,往往采用生態圍墻、綠屋工程等表現方式,不僅美化效果較好,而且形成的植物群落具有生態保健功能,深受城市居民喜愛。
景區綠化是在風景區、森林公園等生態景區規模化栽植果樹,由于景區內生態環境良好,栽種果樹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不僅每年貢獻一定量的新鮮水果,而且容易形成特色景觀,吸引游客前來觀賞。盆景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果樹盆景繼承和發揚了傳統文化藝術,形、色、姿、韻俱佳,集觀、賞、品為一體,別有一番情趣,如今已成為室內外綠化裝飾的時尚之選。
應用的建議
制約果樹在園林綠化中應用的主要因素在于隨意采摘等破壞行為,城市居民、游客等對果樹缺乏愛護,限制了果樹的應用。因此,建議有關管理部門采取行之有效的監管措施,以政府參與為主導,號召民眾共同推動園林綠化事業發展,依靠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媒介宣傳生態綠化保護知識和綠化維護條例,還可采取分片承包等方法來予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