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
![]() |
期刊名稱: | 文化遺產 |
期刊級別: |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4-1645/G0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4-0890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山大學 | |
主辦單位: | 中山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文化遺產》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文化遺產》(雙月刊)創刊于2007年,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編輯發行、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性學術期刊。
• 期刊欄目:
傳統戲劇、民俗、口傳文藝、瀕危方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實踐
• 數據庫收錄情況: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 辦刊宗旨:
《文化遺產》被評為“2010-2011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并在第四屆廣東省優秀期刊評選活動中,榮獲廣東省優秀期刊題名期刊。重點刊發傳統戲劇、民俗、口傳文藝、瀕危方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等領域及古近代文學中的相關研究文章。物質類文化遺產稿件,亦酌量刊發。
• 影響因子:
復合影響因子:0.442 綜合影響因子:0.227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數字化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黃永林 被引次數:6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民俗學作為——基于石寶山歌會的田野調查 田素慶 被引次數:2
六祖慧能崇拜的文化建構——基于廣東新興縣的歷史人類學考察 區錦聯
走出瓶頸:浙江青田石雕的生產性保護經驗 陳映婕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標點商兌 康保成
梁啟超與20世紀初年中國戲劇變革 馬躍敏
論明雜劇《蘇門嘯》的版本形態與文本價值 陳志勇,楊波
從南派藝術看粵劇的地方性傳統 倪彩霞
東北滿族英雄故事母題探析 劉雪玉
山歌、性別文化與日常生活——以江西崇義畬族山歌為例 李從娜,盛敏
畬族民歌如何敘事——以《歌不上口莫進寮》為中心 鄧苗
身體與象征:周代以前中國的“左”“右”尊卑觀 崔若男
杜詩“烏鬼”之謎的民俗學解讀 凌云
論日本七夕傳說的祭文形態 畢雪飛
民間知識視野下的環境問題——以湖泊漁民的“想象力”和“生活經驗”為中心 陳愛國 被引次數:1
湖南官話的形成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關系 呂儉平
“琴棋書畫雜考”之一——魏晉南北朝琴藝傳承考述 黎國韜,周佩文
琴心與道心——試論陳白沙的琴樂思想 丘樂媛
推薦閱讀: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應用性轉型研究與探索
1 漢語言文學學科面臨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大學教育改革的發展,大學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深刻的相互影響與促進關系,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成為我國高校當下教育思路轉變的重要方向之一。顯然,提出應用型人才這一概念,是相對于傳統大學教育的理論型人才而言的。傳統的大學教育由于注重了學術性、學科性,人才的培養必然偏重于理論性知識和學科的深入研究,從而忽視了人才培養與現實社會需要的深度結合。而當下的經濟社會高度發展,使傳統的“寬口徑、厚基礎”理論型人才在走向社會時,難免出現無法適應社會的狀況。尤其是那些傳統的人文學科更是面臨著日益萎縮的窘況與困境。而漢語言文學就是這樣一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