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兩篇環境工程類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企業環境成本戰略控制,詳細分析了實施戰略控制的方法和策略,將此存儲中帶來的環境損害。第二篇論文介紹了自然環境對水輪機的影響,研究了地處高原,機組單機容量大,運行水頭高且水頭變幅大的水輪機運行情況。
《企業環境成本戰略控制》
【摘要】我國的企業環境成本控制,在當前生態經濟發展模式要求下,即為開展企業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有利于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經濟與環境二者的關系本質上是以共贏為基礎,在應用到企業的發展中,充分反映了生態發展模式與環境成本之間的密切聯系。本文從我國企業的環境成本控制現狀入手,就其實施戰略控制的工作方面展開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生態經濟發展;企業環境成本;戰略成本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有力的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水平,相應的在生態環境方面也付出了較大的代價,污染程度日益嚴峻化的大氣、環境、生態系統問題,反過來對經濟發展產生制約性作用,也極大的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使得各類癌癥疾病層出不群。由此開展企業環境成本的戰略控制,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1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發展現狀概述
第一,缺乏全面的生態環境成本信息,環境成本作為一個動態發展理念,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及問題下,其環境成本也需要開展更新及拓展。但是現階段我國較多的企業在環境成本的認識停滯不前,并未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因素,由此也沒有在成本中開展環境成本的核算。
第二,缺乏規范化的規章制度,我國企業較多的管理者不具備先進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只是將環境成本控制與節約等同,節約只是實現環境成本控制微不足道的一點,并不能完全依靠節約,同時過度的節約也不利于企業產品的質量的提高。在管理中多以事后控制為主,在實踐工作中處于極為被動的局面,關于環境成本控制成效并不高,一定程度上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阻礙性影響。
第三,企業員工綜合素質不高,員工關于環境保護的意識十分單薄,甚至有員工意識中存在公家的東西不用自己花費的觀念,在生產及管理中存在肆意浪費的現象,極大的阻礙了企業實施生態經濟模式,也有部分員工對生態經濟缺乏認識,導致生態經濟政策實施僅停留在形式表面中,并未落實到實處。
2企業環境成本戰略控制的策略分析
2.1以內部價值鏈為基礎
企業產品設計中對于環境成本的涉及幾乎為零,但是之后企業生產、原材料、售后、廢品回收等各環節的關鍵決定因素,即為企業成本來源的根源所在,因此需要開展對產品的科學設計,在材料的選取中以環保材料為主,并加大環保技術的應用,融合環保設計理念,從產品的整體性考慮在之后生產中對環境的影響。運用環境成本預測即將發生或者未來發生成本方案的評估,選取各方面最優化的方案進行生產。進入生產階段后,采購是獲取原材料的直接渠道,該階段會有包裝費、儲存費、購置費等等,企業為實現對成本的控制,可以將工作的入手從采購全過程展開,以產品的質量為基礎,選取無毒、無害、可循環使用的環保材料,設備的購置應滿足易拆卸、模塊化及精細化要求。確定了材料后以集中購置方式,也可利用起網絡資源優勢,實現零庫存,降低儲存中帶來的環境損害。
在開展生產活動時,環境成本被大量的制造出來,廢水、廢液、廢渣、廢氣等,如果未經過處理就排泄,會對環境帶來污染,企業也會為此付出高額的環境損失代價。因此需要改進工藝,使用綠色材料,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強“四廢”處理工作,以變廢為寶的理念,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有效的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產品營銷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該階段不會制造出環境成本,但是關系到環境成本戰略的控制引領,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們開始關注保護自然,并倡導綠色消費,企業在該背景下,可以借此引導患者的消費觀念及方式,進而在營銷中獲取更多人們的認同及支持。
減少包裝,并使用環保包裝材料;降低產品運輸的路線,減少物料泄露對環境的損害;在財務管理中引入信息技術,實現對人力、物力成本的控制等,以上措施的使用,都可以極大的降低營銷階段的成本。基于廢棄物對環境破壞影響力持久的分析下,也增加了企業后續治理成本的投入,因此需要加強廢物回收處理工作,對消費者使用的生活廢品、包裝物、不可利用廢置品等,可以采用綠色能源及技術,減少以上廢品的產生量。開展變廢為寶技術的研究,建立廢品回收體系,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2]。
2.2以外部價值鏈為輔助
在做好企業內部的控制工作后,外部環境成本控制工作不可忽視,應將工作的入手點從供應商、廠商、銷售商及客戶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在開展環境成本的控制工作中,以互利共贏的發展原則在環境成本戰略控制中共存,還能極大的降低環境成本風險。建立完善的循環經濟體體制,回收一切對企業有發展價值的廢棄物,開展二次循環利用,降低下游企業產生的環境負荷,以消費者綠色消費為導向,實時性的對企業的生產、銷售等環節進行改進,進而建立高效的內外融合戰略控制。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關于在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的企業經濟成本戰略控制,應大力引入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并與價值鏈理念充分結合,能夠將環境成本等同于控制成本,在企業經營發展中降低一切損害成本,實現企業在生產中的零排放。進而有力的推動企業實現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澤鵬.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背景的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研究[J].商,2016,(28):16-16.
[2]周金琳.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下企業環境成本控制方案設計[J].財會通訊,2016,(2):72-73.
作者:袁琪 單位:武漢大學附屬中學
《自然環境對水輪機的影響》
西藏的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7640億kW,約占全國總量的29%,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1.1億kW,可開發巨型、大型水電站裝機容量9.71×106kW,水電站規模大部分在1×106kW以上,小部分為1×107kW的巨型電站[1],各梯級電站單機容量可達5×105kW以上。多布電站是尼洋河巴河口以下河段水電規劃的第3個階梯,工程規模屬于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臨時建筑物為5級。該電站水庫的正常蓄水位3076m,死水位3074m,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約0.65億m3,校核洪水位3078.3m,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廠內安裝4臺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20MW,裝機年利用小時數約為4271h,年設計發電量達到5.06億kW•h。
1海拔高度
1.1對重力加速度的影響
gΦ,1980=1+0.00530244sin2Φ-0.00000585sin22Φ(1)水輪機的出力計算與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息息相關。據1980年標準正常重力加速度為9.780327m/s2,多布電站緯度為29.02°,海拔為3056.50m,根據公式(1)及“海拔高度每增加1m,重力加速度相應減少3.09×10-6m/s2”計算出電站重力加速度為9.785m/s2,比標準正常重力加速度降低0.0082m/s2。僅考慮g,多布電站水輪機出力較平原低,進而得出高原水輪機出力較低。
1.2對安裝高程的影響
若水輪機安裝地點的海拔高程為▽,應當用大氣壓力值減去修正值▽900。據實際要求,海拔大于3000m繼續使用▽900的修正是偏大的。因此,急需相關學者研究出一個與水電站實際運行情況相符的計算公式,以確定高原水電站的安裝高程。式中,H為水輪機安裝地點的海拔高程(km),e=2.718。
1.3對尾水管進口最低壓力的影響
多布電站為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其尾水管出口頂部較高,流道過流量及尺寸較大。考慮在枯水期運行,應依據下游可能出現的最低尾水位來復核安裝高程。在確定安裝高程時,除滿足多種工況下的汽蝕要求外,還應滿足機組在最低尾水位時尾水管出口頂部應有一定淹沒深度,一般不小于0.5~1m[3],此舉亦是為保證機組安全穩定運行。高原尾水管進口最低壓力應作高程修正,修正公式為[1]:
2大氣壓、溫度和濕度
由表1得[4],隨海拔高度增加,濕度、相對大氣壓和相對空氣密度均下降。據多布電站廠房海拔,參照表1可得:濕度為3.68g/m3,相對大氣壓為海平面的69.5%,相對空氣密度為海平面的74.5%;按照“海拔高度每增加100m,溫度降低0.6℃”計算溫度得出電站的多年平均溫度較海平面低18.34℃。
2.1對油系統和氣系統的影響
西藏地區的低溫會影響透平油系統和絕緣油系統的工作效率,進而影響水輪機的運行。油在低溫條件下變質,流動性能降低,繼而使運動阻力增大,加速了水輪機及其他機械設備磨損,影響液壓件正常工作。與此同時,油水混合區在低溫時易產生石蠟阻塞管道。氣系統中空壓機、氣罐選擇計算,尤其是具備調相運行電站的氣系統設計,都與濕度、大氣壓、溫度有關[5]。為實現控制運行機組水導軸承內油溫不低于某一臨界值,建議在水導軸承油箱內安裝加熱器,油溫低于臨界值時便啟動加熱器。
2.2對機械運行的影響
高原晝夜溫差大,溫度瞬變導致膨脹系數差異大的零件之間配合失效,出現裂縫、零件互相咬死等不良現象,同時還會引起凝露,導致設備受潮,電路短路,加速腐蝕。許多以燃油為動力的機械因高原缺氧,油料無法充分燃燒致使出力降低,柴油發電機組的機械效率是額定功率的0.6~0.75倍,在缺氧嚴重的冬季,其出力僅為額定出力的0.5倍。由于氣壓低和水的沸點低,相同質量水帶走的熱量少,導致冷水降溫方法效果不佳。在高原環境下,設備使用壽命降低,運行成本提高。
2.3溫度對水輪機空蝕的影響
水電站氣溫和水溫對水輪機空蝕有一定的影響。相關資料表明[3]:空蝕體積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大,汽蝕體積在20℃時最大,這時的值比10℃和26℃增大約6%,但汽蝕速度在10℃和20℃范圍內幾乎不隨溫度變化,當大于20℃時,空蝕速度呈減小趨勢[3]。雅江水溫近7個月均在10℃以下,其余時間的水溫也遠低于20℃。僅考慮水溫,高原水輪機汽蝕程度相對較低。
3結語
本文研究了地處高原,機組單機容量大,運行水頭高且水頭變幅大的水輪機運行情況:①理論計算多布電站的重力加速度,闡述其對水輪機安裝高程、水輪機尾水管進口最低壓力的影響,但文中公式均為參考,是否實用有待考證;②對多布電站的大氣壓、溫度和濕度進行定量分析,分別討論其對油氣系統、機械運行和空蝕的影響,但文中僅考慮三者各自的影響,綜合考慮有待進一步研究;③在今后高原水輪機設計、優化機組結構形式時應綜合考慮自然環境影響。
參考文獻:
[1]趙明琴,高瑜.西藏高海拔地區大型機組參數選擇探討[J].水力發電,2013(10):61-64.
[2]白希明.談高海拔地區合理確定水輪機安裝高程[J].小水電,1995(3):19-20.
[3]蘇守坤.對高海拔地區水輪機汽蝕的探討[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1998(1):79-81.
[4]劉書錦.高海拔地區電除塵器極配形式的探討[J].電力科技與環保,2001(4):22-23.
[5]趙明琴,陳祖文.高寒及高海拔地區巨型水輪機組設計探討[J].人民長江,2013(9):93-96.
作者:蔡顯赫 單位:西藏大學農牧學院
推薦閱讀:《環境經濟》是國內首家全面、深入探討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大型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