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地氣象研究
![]() |
期刊名稱: |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 |
期刊級別: | 省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51-1706/P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4-2184 | |
期刊周期: | 季刊 | |
主管單位: | 四川省氣象局 | |
主辦單位: | 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季刊)創刊于1981年,由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主辦。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本刊是四川省氣象科技人員與全國氣象工作者交流的園地,也是反映四川氣象科技研究水平的窗口,展示了四川氣象科研的成果;是有關部門獲取氣象科技信息的渠道、氣象愛好者可通過該刊了解和學習氣象知識。獲獎情況: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天氣分析與氣象預報、氣候分析、農業氣象、大氣探測、氣象通信、學術討論、氣象服務、氣象科技產業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雜志社介紹
1、《高原山地氣象研究》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高原山地氣象研究》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高原山地氣象研究》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四川盆地土壤濕度時空分布及影響因子分析陳東東;廖捷;陳功;向朔育 (36)
中國西南地區地面平均相對濕度變化分析李瀚;韓琳;賈志軍;王炳赟;陳興也 (42)
NCEP CFSv2對中國2015年夏季月尺度降水和環流預報分析黃小梅;蔣興文;肖丁木 (48)
近40年長沙地區雷暴天氣的氣候特征分析楊云蕓;姚蓉;王曉雷;蘭明才;曾臘梅 (59)
黃南南部近56年積雪變化分析研究許顯花;李延林;劉義花;劉海明 (65)
近36年昌都市降水集中度與集中期時空變化特征王騰;孫曉光;卓永;黨星;次仁拉姆 (71)
成都地區一次持續性污染過程天氣特征分析楊康權;龍柯吉;肖遞祥 (75)
基于SRTM數據的波束遮擋能量耗損率計算方法和效果分析范思睿
推薦閱讀:氣象避雷新管理科技應用
現在氣象科技的新工程發展中對避雷的新方式有什么新的建議呢,要怎么來做能避免這中災害的產生呢?本文是一篇氣象科技論文。如運用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創新指導思想,抓住宣傳工作的重點以及加強隊伍建設幾方面完善氣象防雷科普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