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農機化
![]() |
期刊名稱: | 湖北農機化 |
期刊級別: | 省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42-1305/S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9-1440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湖北省農機局 | |
主辦單位: | 湖北省農業機械工程研究設計院;湖北省農業機械學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湖北農機化》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湖北農機化》(雙月刊)1979年創刊,全省農機系統唯一具有國家正式刊號的農機科技期刊。它立足湖北,面向全國,是湖北省農機系統宣傳的喉舌,農機工作者的良師益友,也是省內外農機產品進入湖北的最佳宣傳媒體。普及科技知識,提高農機管理及科技水平,促進省內外學術探討和技術交流,始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湖北農機化》主管單位:湖北省農機局,主辦單位:湖北省農業機械工程研究設計院;湖北省農業機械學會,國內統一刊號:42-1305/S,國際標準刊號:1009-1440
• 期刊欄目:管理服務、地方動態、農機論壇、技術推廣、調查與思考、監理園地、學術論壇。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湖北農機化》宗旨是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傳播農機科技,發布行業信息,推薦典型經驗,跟蹤國際態勢,探討農業發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嚴格遵循“嚴謹,唯實,優質”的方針,力求體現“高層次”,“跨學科”,“開放性”,“理論性”,“權威性”,“指導性”,“實用性”等特色,立足湖北,面向全國,為我國農業發展探討出路。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088;總被引頻次:93
•《湖北農機化》雜志2015年第 3期優秀論文投稿目錄:
在湖北移動“農機通”啟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劉長華
多措并舉 疏堵結合 推進秸稈綜合利用 實施露天全面禁燒…………………………………王先云 張軍
積極探索再生稻生產機械化 為糧食增產助力…………………………………皮少成 陳鵬宇
全方位宣傳 寬渠道利用 多層次培育 出重拳管控 多措并舉 …………………………………田鵬 段維濤
發揮政府引領作用 助推產業提檔升級——淺談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對策代全國…………………………………
武當山農機化發展淺析…………………………………劉洪菊 梁祥國 王林松
關于新疆建設兵團農機應用衛星導航的考察報告…………………………………任耀武 李翔
強化四項措施 開展宣教月活動…………………………………張秀成 柯有柱
跨越——2015年南漳縣農機化工作跨越式發展紀實…………………………………余允坤 鄒召軍
淺談新時期農機成人技術教育的特點及教學方法…………………………………陳芳
嘉魚縣玉米收割機械化的實踐…………………………………秦建巍 葉海洲
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探討…………………………………董澤功 張弓
增強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凝聚力——嘉魚縣犇牛農機專業合作社側記…………………………………鄧輝
育秧工廠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項目效果明顯…………………………………李國芹 章云
論文投稿:積極探索再生稻生產機械化 為糧食增產助力
“再生稻”,是在頭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種植技術,也稱作水稻“一種雙收”。湖北具有天然種植再生稻的資源稟賦和種植習慣,發展再生稻前景廣闊。一可有效增加稻谷總產。湖北省再生稻生產區域生態條件好,全省大部分水稻種植地區的光、熱條件均適合再生稻生產。若大力推廣再生稻生產技術,湖北再生稻面積可望明顯擴大。按全省大面積平均單產頭季600 kg、再生季250 kg計算,畝增產100 kg以上,效果明顯;二能大幅增加農民收入。再生稻生產只需要一季的種子,一次耕整地,因而比雙季稻節本省工。同時稻米品質好、食味佳,深受消費者歡迎,產銷缺口很大。目前部分再生稻生產地區,依托再生稻米建設優質米品牌,產量可與雙季稻相當,稻谷價格比普通稻谷1kg高0.4元左右,粗略估算,再生稻比中稻模式每畝可增收300元以上,比雙季稻增加600元以上;三是有利于促進兩型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