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 |
期刊名稱: |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5-1144/S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6-6993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 | |
主辦單位: | 內蒙古森林經理學會;內蒙古林業監測規劃院;內蒙古第二林業監測規劃院;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雙月刊)創刊于1978年,是內蒙古林業調查行業唯一國際、國內公開發行的刊物,是集學術性、實用性和知識性為一體的專業性、學術期刊。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主辦單位:內蒙古森林經理學會;內蒙古林業監測規劃院;內蒙古第二林業監測規劃院;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國內統一刊號:15-1144/S,國際標準刊號:1006-6993
• 期刊欄目:生態環境建設、造林與治沙、森林經營、森林保護、林業經濟與管理、園林綠化、林業實用技術、計算機應用、研究與探討。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205;總被引頻次:40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49;綜合影響因子:0.081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雜志近期投稿格式:
和林格爾縣林地保護利用功能分區及利用方向……………………………………滕曉華
淺談科右中旗坡耕地生態保護工程……………………………………王磊
柴河林業局林地利用現狀分析評價……………………………………李東
漠河縣棚戶區改造征用林地對環境和林業發展影響的初探……………………………………鮑業青
師宗縣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及發展對策探討……………………………………楊友良
淺談瓜州縣林地資源現狀、問題與林地保護……………………………………景剛元 李燕 景奮元
淺析白狼林業局林地保護現狀及未來規劃目標……………………………………曹健峰
陜西省最早的森林資源調查和林業發展規劃……………………………………馮尕才
巴林人工落葉松二元立木材積表編制……………………………………林建立 田建民 趙波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生態狀況變化分析與評價……………………………………路曉松
淺談內蒙古圖里河林業局森林資源現狀及特點……………………………………代寶成
人工落葉松胸高形數研究……………………………………田建民 林建立 楊凱
影響烏拉特梭梭林天然更新的主要因素……………………………………瑙珉 田凱 潘瑞萍
阿拉善右旗封沙育林作業設計投資預算及保障措……………………………………施邢喜云
論文刊發:淺談科右中旗坡耕地生態保護工程
科右中旗地處大興安嶺東南麓,科爾沁沙地北緣。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3′23″~122°17′29″,北緯44°15′31″~46°12′34″。總土地面積156.1萬hm2。在土地總面積中,耕地面積9.9萬hm2,占全旗土地總面積的6.3%。1耕地生態環境現狀科右中旗耕地面積9.9萬hm2,其中,沙化、鹽堿化耕地面積達4.9萬hm2,占50.2%;山區水土流失面積達3.0萬hm2,占30.6%。現有耕地林網少且局部地段缺條斷帶,建設質量不高,不能有效保護農田。耕地沙化區,農作物經常遭受風打沙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溝壑密布,肥力下降,面積在不斷擴大。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不斷發生,造成地表土壤逐年變薄,土壤持水能力逐步下降,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洪旱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弱,也是造成貧困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侵蝕,土地生產力下降,為了獲得土地產出,群眾大量開墾荒地,毀林毀草,加劇了干旱的發生。2坡耕地保護的必要性2.1是農業的基礎地位決定的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工業特別是輕工業的原料主要來源于耕地,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