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科技培訓
![]() |
期刊名稱: | 農民科技培訓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4719/S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1-3346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 |
主辦單位: | 農業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農民科技培訓》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農民科技培訓》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農民科技培訓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農民科技培訓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農民科技培訓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農民科技培訓》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辦單位:農業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出版地:北京市出刊周期: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16開創刊時間:2002年郵發代號:82-774國際標準刊號:1671-3346國內統一刊號:11-4719/S萬方影響因子:0.113萬方總被引頻次:133
• 期刊欄目:政策導航、專家論壇、培訓課堂、農民工之家、教學導播、種植技術、養殖技術、農業工程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龍源國際期刊網收錄
• 辦刊宗旨:《農民科技培訓》(月刊)創刊于2002年,由農業部農民科技培訓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主辦。宗旨:一本雜志情系億萬農民,科技培訓致富千家萬戶。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對象:普通農民,農業系統干部,學校教師、學生。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113;總被引頻次:133
• 2015年第1期《農民科技培訓》論文投稿目錄: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規劃編制研討會在京召開………………………………………………
農民教育培訓實現廣播電視新媒體“微”傳播………………………………………
“五新”抓好“農村這一頭”………………………………………
專家詳解農村土地流轉及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
關于農廣系統文化建設的思考明擁軍………………………………………
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規律探尋………………………………………韓梅 王卉卉 錢明
轉型升級在哪里………………………………………陳方
紫塞大地上譜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之歌——承德市2014年度年度“新型職………………………………………樸玉春
探索機制 總結模式 深入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遼寧省建平縣………………………………………丁桂華 尹國宏 劉超
探索針對職業農民開展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新路子………………………………………
開展中等職業教育 提升農民綜合素質………………………………………
互聯網農民教育培訓資源需求分析——以“農廣在線”網站為例………………………………………劉小舟 萬蕾
農業科技論文發表:淺談當前夏棉栽培種植的新應用技術
摘要:根據棉花的生育期長短,進行科學管理。在苗期、蕾期進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墑,使棉田始終保持疏松無雜草。在盛花期穴追尿素225kg/hm2,以滿足開花結鈴的需要。為防止后期脫肥早衰,根據棉花長勢情況,在花鈴期可進行根外追肥,以保證棉花的正常生長。
關鍵詞:棉花,夏棉,栽培技術
適時整枝,調節養分,也是保證棉花正常生長,促進早熟豐產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做到叉不過寸、芽不過指,及時打去。打頂要做到時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時,7月下旬分期分批進行打頂,一般每株留果枝11臺左右,7月21日前去掉全部無效花蕾,促使桃大早熟,減少霜后花,提高棉花品質。在初花期如出現旺長,可用助壯素進行調節,防止旺長,一般用助壯素30.0~37.5g/hm2。
棉花的病蟲害較多,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等,蟲害有棉鈴蟲、紅鈴蟲、蚜蟲等,最主要的是棉鈴蟲,其危害性很大。1頭棉鈴蟲的幼蟲一生可為害蕾或花鈴10多個,1年可發生4~5代,在本地最主要的是3~4代棉鈴蟲。防治方法:一是摘除蟲源,根據棉鈴蟲卵多產在嫩頂嫩尖的習性,整枝時要把打去的頂心、邊心、贅芽、營養枝等帶出田外處理;二是誘殺成蟲,用黑光燈或楊樹枝把誘蛾殺死;三是藥劑防治,可用敵百蟲、殺蟲精等防治。總之,要根據病蟲測報情況,一旦達到防治指標,要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