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科技
![]() |
期刊名稱: | 大豆科技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23-1337/S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9-2765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辦單位: | 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大豆科技》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大豆科技》本刊是由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作物學會大豆委員會與全國大豆科技推廣協調指導小組聯合主辦,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期刊,編委會均由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專家學者17人組成,面向大豆種植的農民,農場職工,加工業的工人,社團公司的管理及業務、技術干部、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大專院校的師生,政府部門的各級領導,有關專家學者約稿。
《大豆科技》主管單位:東北農業大學主辦單位: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編:馮曉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93年郵發代號:14-228國際標準刊號:1009-2765國內統一刊號:23-1337/S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366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289萬方影響因子:0.447萬方總被引頻次:456
《大豆科技》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大豆科技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大豆科技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大豆科技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期刊欄目:宏觀論壇、科技縱橫、科學試驗、種子世界、加工技術、實用技術、分析檢測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
國家《農家書室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收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
• 《大豆科技》2014年收錄論文查詢:
成就卓著的大豆育種家劉忠堂研究員…………………………………………常汝鎮
第24屆全國大豆科研生產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市召開…………………………………羅瑞萍 吳存祥
在韓國引起大豆種腐病的擬莖點霉屬Phomopsis/間座殼屬…………………………………(DiaSuli Sun Moon Young Kim Tanapon Chaisan Yin-Won Lee Kyujung Van Suk-Ha Lee 宋潔
東北三省35份大豆資源表型鑒定與聚類分析…………………………………高淑芹 侯云龍 邱紅梅 孫星邈 王躍強
糧油加工(電子版)(月刊)2015年征訂啟事…………………………………
從獲獎品種系譜分析大豆雜交親本選配方法…………………………………王玉蓮 白艷鳳 王燕平 宗春美 杜維廣 任海祥
玉米大豆間作條件下不同劑量除草劑的效果研究…………………………………趙銀月 耿智德 詹和明 代希茜 王鐵軍
國外種質對河南大豆育種的遺傳貢獻分析…………………………………王樹峰 徐英 王莉
在美國愛荷華州葉面殺真菌劑對侵染Phomopsis spp.大豆的影…………………………………Jose Pablo Soto-Arias Gary P.Munkvold 李雪光
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對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的防治效果…………………………………曹曉冬 陳樹文
韓國抗大豆擬莖點種腐病…………………………………(Phomopsis longicolla)的Suli Sun Kyujung Van Moon Young Kim Yeong-Ho Lee Jong-Min Ko In-Youl Baek Yin-Won Lee Weixian Liu Suk-Ha Lee Baek Yin-Won Lee Weixian Liu Suk-Ha Lee 李雪光
納米微粒對大豆蛋白膠粘劑性能的影響…………………………………鄭環宇 張麗麗 董雅麗 許慧 朱秀清 韓建春
農桿菌介導的大豆病原體Phomopsis longicolla轉化…………………………………Shuxian Li John B.Ridenour Hun Kim Robert L.Hirsch John C.Rupe Burton H.Bluhm John C.Rupe Burton H.Bluhm 李雪光
摘要:農業勞動力匱乏。戰時國民政府的一切政治都是圍繞軍事展開。農業發展也被納入軍事體系之中。“兵員的補充,需要農民,彈藥糧秣的運輸,需要農民,道路城塞的破壞,需要農民,戰壕的挖掘,地形的改變,需要農民,其他一切需要農民的地方還很多,所以有人說,中國廣大的農村,眾多的農民,實負荷著抗戰建國的重大使命。”農村勞動力缺乏,農業不能集約經營,農業產量降低。差役、兵役的繁重導致土地無人耕種。“戰爭一日不停,壯丁一日征調不止。”農業勞動力匱乏,婦女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逐漸凸顯。因為兵役和工業化的需要吸收了大量壯丁,鄉村勞動力減少,“從前婦女專事家務者,今則不得不親至田間操作矣。故目前農村婦女,殆已成為農業生產之主要份子……所有農事經營,生產增進,農村婦女皆以負起直接之責任。”可見戰爭時期,農村婦女逐漸參與農業生產,成為農村的主要勞動力。
關鍵詞:農業推廣,農業技巧,農業科技
農業推廣人才的不足、缺乏訓練。農業推廣人才的缺乏影響到農業推廣的效果。“農業推廣是深入農村的工作,工作的人員是否能使農民接受指導,是否能把實際工作進行的障礙除去,辦理農業推廣人員大多不能盡人事上的責任。且因推廣事業初創,工作人員都未經專門訓練,可以說沒有受過農業推廣的洗禮,既無責任心,又無事業心,農業推廣之不能收效,人才之不專,素養之不充,實為一大缺陷。”農業推廣干部的缺乏直接影響著農業推廣的進行。“今日要擴大農業推廣,推廣干部的質和量都感到十分的匱乏……假定一個縣境的面積為五千方里,人口為三十萬,至少就需要一個主任,六個指導員和十個助理員,才能把工作推展到全縣。目前各縣推廣人員只有二三人,處理公務還來不及,工作自然要受到極大限制。”此外,農業推廣人才待遇差,也是人才匱乏的原因之一。戰時農業推廣工作者生活艱苦,已直接影響到推廣事業的推進與承銷。推廣人員待遇低,基層干部薪給尤為微薄,已達到了嚴重的階段,阻礙著事業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