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有了更加緊密的聯系。為此,在這情況下,教學方式體現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傳統模式下高校工科專業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單一化,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如今的高校工科的學生。
關鍵詞 :互聯網+ 高校 工科 教學方式 轉變
高校工科專業教學形式現狀
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下,出現了更加多樣化的信息資源,可以運用多種多樣的趣味教學模式。通過運用互聯網,學生可以主動的對于自己需要使用的資料進行搜 索,這從某種角度來說,能夠使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產生興趣,使教學更加高效地開展。
第一,國內傳統高校工科專業的教學內容封閉與教學方法陳舊,傳統教學方式主要側重于學生書本上知識的傳授,教師將學生作為一個接受知識吸收知識的容器。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總是以完成ppt或教案上的內容為目的。由于受上課教案還要PPT等軟件的影響,學生學習方式和老師的教學受到了很大的束縛,當學生的思路與與PPT上不同時老師會及時的把學生跑偏的思路給帶回來,把學生往老師預設的教案上指引。
第二,除了教學方式的陳舊還有教學內容的封閉,專業老師更側重于書本知識。大部分老師教學方法單一化,學生課前提前預習為輔,學生課堂詳細講解為主。課堂上教師對本次課程內容進行重點難點的分析與歸納、進行當堂測試、布置課堂作業,老師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講的大都是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內容方面比較枯燥,導致學生上課不能提起興趣,從而上課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
第三,雖然我們現在處于新時代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但部分高校工科專業教學工具仍停留于傳統教學模式,以PPT和手上的教案為主。教學資源和工具仍舊單一化相比,讓學生難以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主動去學習。許多高校的工科專業以大班教學模式為主,同一時間參與課堂的學生規模、數量較大。個別學生由于總總原因不能坐到前面幾排位置時無法很好的聽清楚老師的授課內容,導致學習質量下降。大班的教學方式雖然成本較低,但是面對整個大班的學生,為了避免課堂秩序混亂,避免課堂太嘈雜,老師并不鼓勵學生在大班教師提出問題也很少邀請同學到黑板上解決問題,因此很難施展學生和老師的互動。
互聯網+下高校工科專業教學形式的轉變
隨著高度信息化、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校教師工科專業的教學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傳統的互聯網不夠發達的時期,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課堂上課詳細講解為主,這種授課模式雖然可以保障線下教學的連貫性和系統性,但是過程比較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第一,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各種教學平臺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以往的手動點名到現在的app點名和隨機抽等方式大大節約了學生打卡考勤的時間,上課時的app抽答和用app答案上傳很好的利用了課堂上課時間。根據現在高校工科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課堂不僅僅可以運用書本學習也利用互聯網和移動學習,課堂和課外逆轉,讓學生在課外主動學習知識,而課堂則是測試學生學習成效的教師。老師也不僅僅是授課的角色,老師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檢察官,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有更高的學習興趣。
第二,信息時代下開放的學習渠道模糊師生界限。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線下的教學方式只是眾多學習方式的一種,網上的學習渠道十分多樣,例如編程的學習,學生可以自己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學習軟件,在網絡上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視頻。這些學習渠道都是開放的,學生只要有心學習,都可以通過網上開放的學習渠道進行一定程度的自學,在遇到困難時尋求教師的幫助,但是這也導致了教師授課難度的增加。有的教師若是不能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不能與時俱進,就會被新生的所學習的課程內容和資源甩在身后,在傳授知識方面就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了,這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漸漸沒有了學習動力。
第三,教師在線下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課余閑暇時間和學生進行溝通。比如說,教師可以建立微信群,學生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在微信群提問,以便教師進行回復。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時間幫助學生對于問題進行解決,一些有能力的學生也可以幫助同學解答疑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群組內分享相關信息,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緊密 在互聯網 + 背景下,隨著新時期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深化改革,教師能夠最大程度的掌握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運用互聯網教師可以很大的改良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和學生雙向交流,時刻知道學生的不足之處給學生進行教學指導,讓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
參考文獻
[1] 顧曉驊 . 創客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3).
[2] 韓松 . 探析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及生活化教學策略 [J]. 中外企業家, 2020(02)
[3] 謝 敏 . “ 互 聯 網 + 教 育 ” 背景下的教學智慧 研 究 [ D ] . 吉 林大學 , 2016 .
[4] 胡 旺 . “ 互 聯 網 + ” 教育背景下智慧學習生態環境構建研 究 [ D ] . 江蘇師范大學, 2017 .
推薦閱讀:互聯網營銷論文發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