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稅務
![]() |
期刊名稱: | 福建稅務 |
期刊級別: | 省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35-1083/F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7-0877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福建省國家稅務局 福建省地方稅務局 福建省稅務學會 | |
主辦單位: | 福建省國家稅務局 福建省地方稅務局 福建省稅務學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福建稅務》雜志于1985年4月創刊。創刊初期刊名為《福建稅訊》,當年出刊4期,1986年起即為月刊至今。1988年第7期更名為《福建稅務》。該刊創辦之初即為福建省稅務學會會刊,由福建省稅務局和福建省稅務學會主辦,福建省稅務局主管。1994年稅務機構分設后,改由福建省國家稅務局、福建省地方稅務局和福建省稅務學會聯合主辦,由福建省國家稅務局主管。
《福建稅務》原為內部刊物,內部發行,印量每期7000冊,無償贈送本省稅務系統廣大稅務干部,少量向財經類大專院校師生贈閱及與兄弟省市稅務學會、稅刊互相交流。1994年經省新聞出版部門同意走向市場公開發行。當年發行量即擴大到55000份。1995年7月18日經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取得國內統一刊號CN35-1083/F(原CN35-1187/F)和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7-0877,可以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同時1995年《福建稅務》由小十六開改版為大十六開國際流行版,每期48碼,發稿約12萬字。1997年《福建稅務》期發量首次突破10萬份。1998年《福建稅務》擴版為56碼。創刊至1999年3月,《福建稅務》己連續出版163期。
《福建稅務》創刊后,發行一直通過郵局分包郵寄到各縣市稅務局,再發行到基層所站。1994年向社會征訂發行后,通過郵局分包寄往各稅務所站再轉發給訂戶。1996年起,改為一戶一袋由郵局直達訂戶,解決了刊物在第二次發行中的時滯現象。提高了投遞時效,解決了訂戶收不到所訂刊物的問題。
《福建稅務》1994年走向市場后就賦予了經營理念。除每年逐步擴大發行量,取得發行收入外,于1994年開始經營廣告,雜志4個彩頁廣告至今從無間斷。1997年下半年注冊成立“福建稅達廣告信息有限公司”,以經營本刊雜志媒體廣告為主,兼做其它媒體廣告。 廣泛開發運用電腦。目前本刊文字錄入、編輯排版、刊物發行、廣告制作均使用電腦。每個編輯也配備了電腦,并運用于編輯作業。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稅務查賬適應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對策曾盛勇 (11)
發現企業偷稅跡象的幾個途徑孔豐 (12)
企業所得稅檢查應注意的若干問題高發興 (14)
電算化會計與手工會計的差異分析楊琦 (16)
企業會計,我永遠的老師廖華華 (18)
國際稅收爭端解決機制分析王國璋;徐建華;孫文博;潘賢掌 (20)
直接稅與間接稅的關系研究魏潤水 (23)
我國地方政府間稅收競爭現狀分析何毅 (26)
出口退稅機制改革的影響及應對措施林昀 (28)
自產自銷初級農產品免征增值稅政策對“三農”的影響分析陳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