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評論
![]() |
期刊名稱: | 產經評論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4-1670/F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4-8298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暨南大學 | |
主辦單位: | 暨南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產經評論》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產經評論》Industrial Economic Review(雙月刊)曾用刊名:特區與港澳經濟;經濟前沿,1984年創刊,曾試圖立足中國改革與發展實踐,堅持追蹤理論前沿,激發新的學術增長點,共同建設學術思想的理想家園,致力于為國內外學者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產經評論》主管單位:暨南大學,主辦單位:暨南大學,國內統一刊號:44-1670/F,國際標準刊號:1674-8298
• 期刊欄目:中國脈搏、經濟透視、發展戰略、開放觸覺、產經論壇、經濟文化、世界經濟、專家論語。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讀者對象:高等院校師生、研究機構研究人員、政府有關管理部門人員等,是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機關、大中企業開展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平臺。
• 辦刊宗旨:《產經評論》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615;總被引頻次:368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015;綜合影響因子:0.524
•2015 年《產經評論》雜志第2期優秀論文投稿目錄:
基于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協同集聚效應研究……………………………………胡艷 朱文霞
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效率與影響因素——對五大類23個分行業的效率分析……………………………黨國英 秦開強
金融發展對制造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以制造業技術密集度高的9個子行……………………………胡杰 劉思婧
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對不同類型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區域異質性……………………………張倩
結構性因素對中國區域產業增長影響研究——基于投入產出視角……………………………鄭少智 吳敏
技術進步、價格調整與制造業電力需求……………………………焦翠紅 孫海波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國際比較——基于能源結構視角的實證研究……………………………王兵 謝俊
定價、“下鄉”與銷售:來自摩托車行業的實證……………………………周泳宏 任彪
東亞地區產業垂直專業化、貿易細分與中國的貿易隱含碳……………………………鄭國姣 楊來科
FDI對我國地區金融增長的非線性影響及其區域間差異……………………………年猛 王垚
論文范例參考: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效率與影響因素——對五大類23個分行業的效率分析
引言技術進步作為世界經濟增長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持久動力,決定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研發投入以較快速度增長。1993年R&D經費支出總額為248億元,2011年為8610億元,9年間R&D經費總額增長了近35倍,在世界的排位也從第14位上升至第3位。按照新經濟增長理論,中國的技術水平理應得到很大的提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然而現實情況并非如此。1993年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數為68153個,2011年增加到385766個,9年間只增長5.6倍。為什么大量的科技投入不能帶來技術水平的顯著提升呢?原因可能在于對R&D投入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在現有的制度、經濟環境下,如果不能有效地利用R&D投入、使R&D產出達到最優水平,那么R&D投入對技術進步的貢獻將明顯受限,從而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也相應降低。高技術產業作為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產業,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提高,得到了較快發展。2012年中國高技術產業新產品銷售收入為25571億元,是2008年的1.98倍,而R&D經費投入達到1733.8101億元,為2008年的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