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告
![]() |
期刊名稱: | 中國經濟報告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5382/F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3-3788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經濟年鑒社 | |
主辦單位: | 中國經濟年鑒社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國經濟報告》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中國經濟報告》起初為內部刊物,于2006年起正式對外發行,起初為季刊,2013年1月正式改版為月刊。改版后的《中國經濟報告》分宏觀與金融、產業與公司、公共政策、理論與專欄、區域、國際、文化七大板塊,依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政府和學術背景,以開放、包容的編輯理念,致力于打造面向全球的匯集多家觀點的智庫成果發布平臺。
對國家經濟全局性思考的“宏觀視野”、反映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重大舉措與研究成果的“前沿”、預測幾大產業運行特點的“產業分析”、對特定時期焦點、熱點、冰點問題全面剖析的“專題”、區域城市發展具有示范性意義的“區域看臺”以及“報告發布”、“專論”、“關注”、“政策解讀”等。
《中國經濟報告》主辦單位:中國經濟年鑒社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16開創刊時間:2006年國際標準刊號:1673-3788國內統一刊號:11-5382/F
《中國經濟報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中國經濟報告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中國經濟報告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中國經濟報告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期刊欄目:特稿、宏觀與金融、產業與公司、公共政策、專欄、區域、文化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維普期刊收錄期刊收錄、中國知網收錄期刊收錄
萬方數據收錄期刊收錄、龍源期刊收錄期刊收錄
• 辦刊宗旨:發布權威報告、前瞻宏觀走勢、解讀經濟和社會政策、評析經濟熱點,為政界、企業界、知識界提供決策咨詢參考。
• 《中國經濟報告》雜志論文發表格式:
1 告別是為了重逢……………………………… 崔克亮; 6
2 寓利率市場化于降息……………………………… 吳思; 8
3 APEC,美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 ………………………………杜大偉;王倩; 10-11
4 信息樹……………………………… 12
5 編讀往來……………………………… 14
6 聚焦糧食安全 ………………………………張鮮堂; 16-17
7 以改革創新持續提升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李偉; 18-20
8 構建五個長效機制 ………………………………余欣榮; 21-22
9 創建一個開放的貿易體系 ………………………………邁克·斯庫斯; 23-24
10 建立公開、科學的貿易制度……………………………… 安德里亞·里昂; 25
11 糧食安全問題可通過全球經濟一體化解決 ………………………………羅杰·史密斯; 26
經濟論文發表:談當下新型經濟發展的管理措施
摘要:受危機影響,新興國家經濟發展遭受重大打擊,增速放緩,以前經濟高速發展掩蓋下的產業結構、貿易結構、收入結構等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新興經濟體迫切需要抓住全球結構調整機遇,實現經濟社會轉型。但從整體來看,新興經濟體轉方式、調結構步伐仍相對滯后。新興國家工業化模式多以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依靠廉價勞動力帶動經濟增長,工資水平受到國內、國際兩方持續擠壓,內需難以擴大,科技創新動力不足。同時,低端產業的長期發展、內外需求的萎縮,也使得產能過剩難題愈發突出,亟需為高端產業發展騰出足夠空間。作為后發國家,新興經濟體還存在資本積累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教育普及率較低等問題,轉型發展所需的基礎條件、人力資源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關鍵詞:新興經濟,經濟制度,經濟發展
新李斯特經濟學認為,離岸生產及外包活動不僅造成發達國家產業空心化,還會使得發達國家及欠發達國家國家利益均嚴重受損。新興經濟體要想成功實現經濟轉型和發展,就必須在堅持國民經濟優先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推行“去全球化”,積極實施進口替代戰略,優先發展本國工業,再配以嚴格的關稅保護,為本國工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提高跨國公司離岸生產及外包活動準入標準,減少外商直接投資對國民經濟的控制,保證國民經濟的獨立性及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