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學刊
![]() |
期刊名稱: | 高校輔導員學刊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4-1306/G4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4-5337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安徽省教育廳 | |
主辦單位: | 安徽師范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高校輔導員學刊》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高校輔導員學刊》Journal of College Advisor(雙月刊)曾用刊名:蕪湖師專學報,1983年創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是面向全國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刊物,是高校輔導員工作交流和成果發表的平臺。是以黨和國家關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為指導,以服務于高校輔導員工作和發展的需要,提高輔導員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為宗旨,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為目標,努力使刊物成為高校輔導員交流的平臺,學習的課堂,工作的指導,研究的助手,發展的參謀。《高校輔導員學刊》主管單位:安徽省教育廳,主辦單位:安徽師范大學,國內統一刊號:34-1306/G4,國際標準刊號:1674-5337
• 期刊欄目:高端論壇、本刊專稿、學科與理論、教育與教學、學生管理、心理與交往、案例與調查、隊伍建設、碩博論壇、文化人生、人物專訪、域外采風、資訊平臺、編讀往來。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讀者對象:全國各級各類高校輔導員、班主任、校和院系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學工部、團委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國家和省級輔導員培訓基地的專家、培訓教師和管理人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及其它相關專業教師和研究人員、博(碩)士研究生、本專科生。
• 辦刊宗旨:《高校輔導員學刊》刊物特色:1.核心價值的導向性。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思想導向;2.發稿范圍的專業性。突出輔導員期刊的專業屬性,主要刊發與輔導員工作直接相關和大學生思想、行為研究的文章;3.理論研究的創新性。強調選題的新穎性、觀點的原創性以及視角、方法的獨特性,鼓勵輔導員理論和工作創新;4.工作研究的時代性。強調除輔導員工作基本理論研究外,突出探討與社會發展變化相聯系的輔導員工作的新情況、新動向、新問題以及工作新構想、新思路,注重熱點、難點問題的思考、探索和解決;5.工作指導的實用性。工作經驗、方法、做法等應具有可驗證性、可借鑒性和可操作性;6.語言文風的生動性。提倡和鼓勵清新、樸實、簡練、生動的文風。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811;總被引頻次:41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55;綜合影響因子:0.313
•2015年《高校輔導員學刊》第 2期優秀論文投稿格式:
安徽師范大學推動青年志愿服務工作常態化………………………………
把握大勢 著眼大事 努力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袁貴仁
把握高校意識形態主動權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蘇國紅
傳統儒家建構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當代啟示……………………………余亞斐
《論語》的禮學思想對高校育人工作的啟示……………………………高媛媛 汪貽洋
高校輔導員培訓課程體系探究——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視角……………………………陳勇 朱平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路徑選擇……………………………岳甜 范高社 楊華
試論高校輔導員的核心責任……………………………田榮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文化信仰的培育路徑……………………………陳孔祥
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現象解析……………………………楊光 初青松
在校大學生校友意識培養途徑探討……………………………徐明磊 王偉 李會勛
論文范例參考:把握高校意識形態主動權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一、重視高校的意識形態屬性,增強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主動權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黨的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把握高校意識形態的主動權,決定著“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社會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一些對于大學的意識形態屬性存在模糊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開展。要很好地學習貫徹文件精神,首先必須加強對高校意識形態屬性的認識。(一)從教育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中把握高校的意識形態屬性教育是社會有目的地把自然人培養成社會人的過程,是個人的社會化與社會的個人化過程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