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
![]() |
期刊名稱: | 工業設計 |
期刊級別: | 省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 23-1516/T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 1672-7053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黑龍江省科協 | |
主辦單位: | 黑龍江省工業設計協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工業設計》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工業設計》雜志是目前國內唯一專業報道工業設計的綜合性期刊。《工業設計》雜志為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內頁128P國內統一刊號:CN23-1516/T ,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7053,全彩精印。報道內容:1、透視最新工業設計的趨勢、發展、動向;綜合、報道工業設計企業的熱點和焦點話題;剖析、評述工業設計企業的設計及已經生產、應用的最新熱門產品。2、報道先鋒和模范企業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在高薪技術方面的舉措,樹立企業在行業中的品牌形象。3、為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科研院所帶頭人進行宣傳報道。4、報道、推介國內外先進工業設計產品的設計、生產、制造、應用,以及國內外工業設計師在設計理念中的成果和經驗。5、解讀工業設計管理和文化理念,推介企業在工業設計中的優秀設計作品。6、介紹國內外工業設計歷史及優秀作品,追蹤報道新、奇、特,技術發達的航天航空、汽車船舶、機械設備、制造等傳奇性設備設施,以及國內外近現代標新立異的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機械設備設計。2004年創刊,郵發代號:14-34。
《工業設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工業設計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工業設計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工業設計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期刊欄目:趨勢、視野、人物、建筑、施工、機械、產品、管理、資訊、獵頭、格調、審美、推介。
• 數據庫收錄: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收錄
• 《工業設計》雜志往期論文參考:
1 工業設計能體現出來的價值……………………………………………… 范忠福; 1
2 LG電子在中國推出首款55英寸曲面OLED電視 ………………………………………5
3 華為稱將繼續生產Windows Phone智能手機……………………………………… 6
4 阿里巴巴加入智能電視混戰 與百度小米一較高下……………………………………… 6
5 搜狗牽手迪士尼《怪獸大學》大片搶票通道上線……………………………………… 7
6 免費超高清體驗引路 愛奇藝大劇營銷模式席卷美劇 ………………………………………8
7 旅行者1號攜帶鍍金唱片刻錄地球聲音圖像 ………………………………………9
8 百度手機輸入法Android v4.0陌生漢字教你讀……………………………………… 10-11
9 微軟正式推出iOS及Android版Xbox Music客戶端……………………………………… 11-12
10 菜鳥高玩通通搞定! hao123“調教”你的手機……………………………………… 13
《工業設計》論文范文下載:談當前智能化建筑管理的新應用
摘要:在電氣系統投入使用后,對于系統的檢測維護工作也是一個保證電氣系統穩定工作的重要環節。在傳統的檢測維護工作中,工人在事故發生時需要逐一對系統進行檢查,采用排除法進行故障點的尋找,這種模式極其消耗人工,同時工作效率也十分低。由此很容易引發相關設備損壞加重,或者對使用人員的生命造成威脅。而將智能化技術引入到電氣工程中后,可以利用智能化系統的自動檢測特點,將整棟建筑或一個區域內的供電網情況輸入計算機,并由計算機進行監控和檢測的工作。一旦事故發生,計算機可以通過事故所在區域附近的傳感器和檢測設備對故障進行定位,同時利用智能化計算機處理系統對事故進行有效地分析。
關鍵詞:智能化,電氣工程,科技技術
相關檢測人員只需要根據智能化系統鎖定的事故地點和事故類型對其進行排除和維修工作。智能化系統在對事故進行檢測時,其所需要的檢測時間較少,對于事故的反應靈敏,而且智能化系統通過專家系統或模糊邏輯分析系統可以對事故類型進行有效分析,得出的結論比較準確。這樣就可以提高檢修人員的工作效率,使其在到達事故現場前已經能夠對事故的處理方法做出一個大致的規劃,節省了現場搶救維修的時間,減少了電氣設備的損失,提高了電力使用者的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