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筑
![]() |
期刊名稱: | 重慶建筑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50-1150/U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1-9107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重慶市建設委員會 | |
主辦單位: | 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主協辦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重慶建筑》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重慶建筑》Chongqing Architecture(月刊)2002年創刊,辦刊宗旨:服務山地及西部地區建筑行業,反映重慶及西部地區建筑行業研究、開發及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是、新設備所取得的成果。讀者對象:從事城鄉建筑各專業的中、高級科技人員、管理干部,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及熱愛、關心城鄉建設事業的廣大讀者。《重慶建筑》主管單位:重慶市建設委員會,主辦單位: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主協辦,國內統一刊號:50-1150/U,國際標準刊號:1671-9107
• 期刊欄目:看點、規劃與設計、施工技術、建筑材料、建筑經濟與管理。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重慶建筑》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192;總被引頻次:321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59;綜合影響因子:0.058
• 2015 年第7期《重慶建筑》雜志投稿論文范例:
重慶建工第二建設有限公司……………………………………………………
媒體重頭文章概覽…………………………………………
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研究…………………………………………周翔
重慶市兩鎮一村入選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
“重慶市主城區危舊房改造工程文物保護規劃”回顧與思考…………………………………………劉繼東 孫慧
重慶北碚打造生態宜居城區…………………………………………
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傳統風貌街區的保護利用與實踐——以秀山西街片區舊…………………………………………鄧磊 周翔
重慶大足龍水鎮:建宜商宜業宜居的生態工貿新城…………………………………………
探析后勤工程學院新校區景觀規劃設計…………………………………………胡望社 李俊釗 崔遠 侯玄
因循自然的建筑總平面設計——以重慶交通大學雙福校區項目為例…………………………………………韓藝文 魏宏楊
住宅類綠色建筑景觀設計要點分析——以重慶萬科悅灣北地塊住宅綠色建筑金…………………………………………徐月龍
高層辦公空間的公共空間設計與探討…………………………………………劉璐
投稿須知本刊編輯部…………………………………………
論文范例參考: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研究
引言重慶于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座具有24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保存著豐富的文物遺存與別具一格的山水城市格局,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山水文化、巴渝文化和抗戰文化及其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尤其作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個特殊階段的見證,重慶歷史文化特色薈萃集中。保護重慶歷史文化遺產,是重慶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規劃和發展建設的重要任務。然而,隨著歷史文化名城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的同時,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缺面臨快速消失的窘境。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科學、有效地保護歷史遺產并傳承城市文化,展現城市特色風貌,已成為重慶城市及人文環境建設中迫在眉睫的研究課題。重慶市曾經于1991年、1996年、2005年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1年修訂完成的《重慶市城鄉總體規劃(2007-2020)》也包含了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章。但隨著《城鄉規劃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保護規劃有待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