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住宅設施
![]() |
期刊名稱: | 中國住宅設施 |
期刊級別: | ||
國內統一刊號: | C N11-5143/TU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1672-5093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 | |
主辦單位: |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國住宅設施》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中國住宅設施》月刊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建設綜合信息類優秀期刊。 雜志充分利用中外建設信息資源,及時報道國家最新產業政策和地方建設動態,宣傳建設行業城市信息化的最新進展,推介各地城市信息化的成功經驗,是社會各界及業內專業人士了解國家法規、政策,獲取國內外最新行業信息的重要媒體,具有很強的權威性、指導性、可讀性,是業內外人士交流與探討問題的平臺,是各級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企業、房地產公司、設計院所、監理單位、建材企業掌握國家政策法規,獲取國內外工程建設信息,了解業界動態,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媒體。
《中國住宅設施》主 辦: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周 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 種:中文,開 本: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672-5093,國內刊號:C N11-5143/TU,郵發代號:82-276,創刊時間:2003
• 期刊欄目:雜志上半期內容側重報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的城鄉規劃、城鄉建設、住房保障、房地產市場、建筑節能等重點工作,為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提供政策解讀,指引工作方向,提供參考和幫助。設置了“熱點”、“雙周”、“人物”、“作品”、“產品”、“名城名村”、“探索”、“信息”等幾大版塊。
雜志下半期內容作為建筑業信息化專版,是唯一一本專業報道建筑業信息化建設的專業期刊,全面探討建筑業信息化領域前沿理論和最新技術,解讀建筑業企業信息化發展熱點,關注建筑業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重點推介企業信息化的建設經驗,以引領建筑業信息化的全面發展。開設了“特別關注”、“專家專欄”、“技術產品”、“建筑業企業ERP”、“工程項目管理”、“建筑設計”等特色欄目。
• 讀者對象:各級政府決策層領導:包括住建部、水利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國家發改委等中央人民政府的高層決策者、全國各省市住建廳(委)、房地產管理部門、信息辦、信息中心,以及全國各省市主管城建工作的市長等;行業重點領域的領導層:主要是科研機構、設計院所、建筑施工單位、市政園林綠化單位、房地產開發公司、建材企業(包括生產、科研和經銷單位)等;信息化開發設計企業:決策層領導、管理人員和信息化實施部門主導層等;關注信息化的專家、學者等。
• 辦刊宗旨:《中國住宅設施》的宗旨是以建筑勘察設計企業管理為核心,堅持科學與嚴謹的原則,強調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知識性與可讀性并重,圍繞為勘察設計和建筑企業改革與發展,面向基層,注重實用,全方位、多視角觸及建筑領域,發布權威信息,宣傳和交流建筑企業改革與管理、建筑設計與技術、建筑施工與材料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經驗、新知識、新成果、新技術,推介管理經驗與技術成果,探索建筑業建康發展的新理論、新方法,為我國社會主義城鄉建設和發展服務,為廣大建筑業職工和讀者服務。
•《中國住宅設施》雜志征稿:
1 中國住宅設施征訂單………………………………………………………… 1
2 征稿………………………………… 7
3 杭州新天地工廠 …………………………………8-21
4 國家標準《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29906 …………………………………于莉蕓; 22-24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 29906-2013(摘選) …………………………………25-37
6 金屬印花飾面保溫防火一體化板的技術應用 …………………………………夏洪波; 38-45
7 高層被動房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選擇 …………………………………李先立;李小荷;徐欣; 46-51
8 保溫隔熱行業誠信聯盟宣誓大會隆重舉行 …………………………………52-53
9 精彩演繹歐式新古典主義別墅………………………………… 李擎; 54-63
10 高品質住宅的發展方向——“三恒科技住宅”的技術構成與市場發展 …………………………………64-71
論文發表:淺談中、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設計處理
摘 要:結合某8層框架-剪力墻建筑結構的轉換層結構設計實踐,重點對框支轉換和托柱轉換兩種轉換形式的受力特點、豎向剛度變化、轉換構件承載力計算及配筋構造、轉換層設置位置及相關規范規定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可供同類結構設計處理參考。
關鍵詞:建筑結構,轉換層結構,框支轉換,托柱轉換
1 引言
在中、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經常為獲得結構底部樓層的大空間而需要設置相應的轉換層結構。例如,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是通過在剪力墻上的框支梁以下部分開啟較大墻洞以獲得需要的較大空間,而在框架結構底層相應的位置抽去若干根柱子也可以獲得相對較大的空間,這兩種結構轉換形式分別為對剪力墻上部墻體的轉換和對框架結構上部柱子的轉換,通常情況下分別稱為框支轉換和托柱轉換。但是,在我國現行的規范《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 (JGJ3-2002)(簡稱高規)的相應章節中,只是對底部大空間部分的框支剪力墻高層建筑結構的框支轉換處理作了相對詳細明確的規定,對托柱轉換和其他形式的結構轉換形式并沒有明確規定和說明,而且在其他現行的國家標準及規范(如現行抗震規范)中也沒有對轉換層結構進行相應的規定說明。所以,在我國中、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遇到的結構轉換層設計處理的問題,結構計算、設計和處理的難度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