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設有“教育史專欄”“高等教育”“比較教育”“教師與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等欄目。本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AMI 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全國高校權威社科期刊,“教育史專欄”是教育部名欄。為方便作者投稿,投稿須知如下:
一、篇名
篇名應簡明、確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二、作者署名與工作單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譯文的署名,應著者在前,譯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號標明國籍。
作者應標明其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一位作者只標一個工作單位(二級單位原則上只標一個);若該作者有多個工作單位,其他的單位在作者簡介中予以說明。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署名作者原則上不超過兩個。
三、收稿日期、基金項目與作者簡介
需標明收稿日期,置于文章首頁地腳。
來稿若屬省部級及以上基金資助項目,須在文稿首頁地腳處注明何種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批號。
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已獲得博(碩)士學位者,標明博(碩)士學位,正在攻讀博(碩)士學位者,標明博(碩)士研究生。
四、摘要與關鍵詞
摘要是論文主要觀點的摘寫,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須用高度簡潔的語言概括出全文的主要信息,忌用“本文介紹了”“作者認為” 等用語。摘要一般300-400字。關鍵詞是能夠體現論文主要內容的標識性詞語(可以是詞,也可以是詞組),以便于檢索,忌用一般性的詞語。關鍵詞一般為3-5個,之間用分號隔開。
五、正文
正文中的標題力求簡短、明確,題末不用標點符號。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5級。一般寫法為一、(一)、1、(1)、1),不宜用圈碼(如①、②等)。引語與結語不加序號。
來稿不少于12 000字,選題必須具有前沿性,采用文獻具有原始性及翔實性,理論與現實相結合、論證過程合理、結論具有創新性。學術規范,文稿完整,應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引言”部分必須有相關學術史的評述。凡在文章的任何部分,沒有出現任何相關的學術史的內容,一概不予刊發。
用字須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漢語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舊體字、異體字和繁體字。
六、注釋
注釋置于正文之后,主要用于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難以按參考文獻格式規范的典籍,亦可歸入注釋部分。
七、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不少于15個,須采用原始資料,杜絕使用二手資料。著錄須遵循國家有關規定,采用順序編碼制。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其排列順序以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為準,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中國古代或外國文獻的著者須標明其朝代或國籍,置于方括號內。凡引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須使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權威版本。
使用數據庫、計算機程序及電子公告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其標識參照《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相關規定執行,標注發布時間及引用時間。
八、本刊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熱點焦點問題提倡做專題研究,對有重大學術理論創新的文稿,優稿優酬。
九、本刊實行三審制,取稿標準重在學術建樹。
十、作者應遵守學術規范,查重率不高于10%,凡發現載文有學術不端行為者,5年內本刊不受理該作者任何稿件。
十一、來稿需提供詳細通信地址和電話號碼等信息。作者須確認稿件系首次刊發,承諾該稿在刊發前不再送交其他刊物發表,并寄交電子文稿(word格式)。
十二、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有權對來稿行文進行必要的修改、刪節,如經作者同意也可對內容作必要的修改,這種修改以不歪曲原作主要觀點為準則。如作者不允許對內容作任何修改,請務必在來稿中說明。所刊文章觀點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意見。作者的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
十三、來稿刊發后如被國家級或國內外知名文摘刊物轉載、摘錄、復印,或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請作者告知本刊責任編輯。
十四、來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2個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的,可另行處理。
十五、論文一經我刊錄用即表示全體作者同意將論文整體及相關附件的全部復制傳播的權利——包括但不限于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廣播權、表演權、翻譯權、匯編權、改編權等著作財產權許可給河北師范大學編輯部使用,編輯部有權通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使用:1.包括但不限于以各種已知或將來可能出現的形態、格式和介質,如光盤、磁盤、網絡等形式,復制、發行、信息網絡傳播、廣播或其他傳播方式使用許可內容;2.翻譯、改編、匯編該論文,以及利用該論文中的圖表,摘要或任何部分衍生其他作品;3.除本刊自行使用外,本刊有權許可第三方平臺(含中國知網)等行使上述權利。
十六、論文錄用后,本刊向作者一次性支付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核準的稿酬(含轉許可費)。
目前欄目是:“教育史專欄”“高等教育”“比較教育”“教師與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
出版地:河北省石家莊市
主編:戴建兵
編委會成員:
田正平 劉寶存 劉春燕 劉海峰 劉毅瑋
孫秀昌 別敦榮 杜成憲 谷更有 張志杰
張應強 張斌賢 龐世俊 周谷平 周作宇
周洪宇 趙志偉 賀國慶 高小立 高志敏
眭依凡 儲朝暉 潘新民 薛彥華 戴建兵
獲得的榮譽:
2008-2021年,連續5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2007年、2009年、2017年、2023年,入選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來源期刊。
2014年,榮獲“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2014年,“教育史專欄”入選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
2016年,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首屆教育部“名欄工程”建設評獎活動中,“教育史研究”欄目獲得“名欄建設優秀獎”“優秀編輯獎”“優秀論文獎”。
2018年、2022年,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核心期刊。
2019年,入選“全國高校社科名刊”。
2020年,被評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
2021年,再次入選“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2022年,《“十四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礎與關鍵》一文,入選中宣部第六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
2022年,入選“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轉載期刊名錄”。
2023年,入選“全國高校權威社科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