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稿流程:
本刊在收到稿件后,一周之內給作者“審理費通知”,如兩周后未收到通知,可來電話詢問,如果作者在5個月內未接到退稿通知,作者在通知編輯部并得到確認回復之后可自行處理投稿。編輯部發出交費通知、退修通知后三個月內未收到作者任何回復的,其稿件按作者自動撤稿處理。來稿一經發表即酌致稿酬,并贈送樣刊。
作者在上傳論文時,在“可驗證代碼和實驗數據”模塊可上傳與論文成果相關的代碼程序、實驗源數據、實驗結果等相關信息,以便審稿專家全面審理驗證稿件,加快審稿速度。代碼和數據與論文同步出版,有助于提升論文學術價值,保護作者知識產權,促進相關成果的共享、傳播和交流,更好地擴大論文的影響力,增加論文引用。
2、審理流程:
審稿中:稿件已經分配給審稿專家,專家正在審稿,包括初審中和終審中,系統對這個狀態沒有細分。
初審部分審回:一般情況下,每篇稿件都是送給兩個外審專家審閱,但由于審稿老師的都有自己的工作,意見返回時間不一定一致,這個狀態是指該篇稿件已經有一個外審意見返回(此時意見不可查看)。
初審已審回:指2-3個外審意見都返回至編輯部,等待送終審(此時意見不可查看)。
終審已審回:終審意見已返回編輯部。因都是匿名審稿,此時的審稿意見作者也是不可查看的。審稿意見經編輯處理后會給作者查看,同時會E-mail告知作者。
3、出版流程:
稿件通過審理流程后,編輯部將通知作者提交版權轉讓聲明書,收到版權,稿件狀態即修改為“已采用”,同時在學報官網“最新錄用”欄目全文優先出版(PDF,有論文DOI)。然后編輯部對稿件進行編輯加工(文字加工、文獻校對、英文潤色)、三次排版、三次校對等出版流程后正式出版,在此期間編輯部將通知作者繳納論文版面費,按需繳納彩版費用;編輯部也會多次請作者核對溝通,共同完善論文。
作者必須遵守學術規范和準則,切勿一稿多投,杜絕抄襲、剽竊等,保證做到遵守編輯部有關版權轉讓協議與學術規范承諾中的規定。具體詳見“下載中心”模塊中的“版權轉讓聲明書及保密審查證明”。
所有論文署名作者均應對論文工作做出過實質性貢獻,并對文章負責,嚴禁與論文無關的人員掛名,對此項研究做出過某種貢獻的合作人員和機構應予以感謝,放到志謝里。論文投稿后不允許作者再修改作者署名及單位信息,故請作者投稿前慎重考慮作者署名及單位署名問題。
論文投稿前,應保證所有作者都知情,同意署名及共同作者的署名排序,且所有署名作者均須對稿件的全部研究內容進行審查,確保結果準確可靠,嚴禁各種學術不端行為。
目前欄目是:圖像處理與編碼、圖像分析與識別、圖像理解與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醫學圖像處理、遙感圖像處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地理信息系統。
創刊時間是:1996。
郵發號:82-831。
編委會成員:
白翔
白相志
賁晛燁
操曉春
陳強
邸凱昌
董軍宇
董偉生
杜博
樊鑫
方玉明
方震
甘俊英
谷延鋒
管業鵬
郭繼昌
韓軍偉
何暉光
侯志強
胡伏原
胡清華
黃波
黃鴻
黃華
黃慶明
賈偉
蹇木偉
蔣樹強
李策
李清勇
李盛陽
Li Shengyang
李璽
李曉龍
李云松
劉海隆
劉利剛
劉青山
劉日升
劉怡光
劉越
劉燁斌
龍輝
盧宏濤
盧偉
魯繼文
孟德宇
孟瑜
閔衛東
潘綱
彭宇新
齊洪鋼
錢振興
桑農
施俊
石爭浩
史振威
宋巍
孫俊喜
孫顯
王井東
王琦
王員根
毋立芳
吳小俊
夏時洪
夏勇
肖俊
肖亮
熊紅凱
徐凱
楊淑媛
殷緒成
于仕琪
曾接賢
章國鋒
張建國
張軍平
張衛明
張新鵬
張兆翔
趙地
趙涓涓
趙耀
趙永超
甄子洋
周琳娜
周濤
朱松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