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評論
-
小小黃
286天的煎熬,發個論文誰經歷誰知道
主管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國內刊號:44-1308/R
國際刊號:1003-9783
創刊時間:1990
投稿郵箱:xybj@gzucm.edu.cn
期刊官網:https://www.zyxy.com.cn/
出版地:廣東省廣州市
綜合影響因子:2.01
復合影響因子:2.968
所屬分類:醫藥、衛生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雜志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1990年6月創刊,單月刊,逢單月25日出版,自2019年1月起刊期由雙月刊變更為月刊,每月25日出版,郵局發行,郵發代號:46-210。本刊是一份全面報道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的專業刊物,以弘揚中醫藥事業、促進中藥現代化為使命,積極宣傳和報道國內外中藥新藥及臨床藥理的研究成果和進展,對促進中藥新藥的研究開發及臨床藥理研究的學術交流極具引導性和權威性,同時也是中藥新藥研究領域的核心期刊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藥效與毒理學研究、藥物動力學研究、化學成分研究、質量分析研究、工藝研究、方法學研究、動物模型研究、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專家述評、臨床藥理研究、中藥現代化、中藥指紋圖譜研究、新技術與新方法、學術探討、綜述等
本刊宗旨本刊學科影響指標、影響因子以及學科排序在全國同類期刊中位居前列,并全面進入國內權威的核心期刊評價系統,是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CSCD)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被WHO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收錄,還是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期刊。
榮獲2000年第二屆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獎及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優秀獎,2007年“以嶺杯”第三屆全國優秀中醫藥期刊獎,2008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榮獲“第四屆廣東省優秀期刊”三等獎,2011年被評為“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2012年獲得第四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14年再次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來源期刊,2015年榮獲第五屆廣東省精品科技期刊榮譽稱號,榮獲2018年度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2019年入選中華中醫藥學會2019年度T2級優秀中醫藥科技期刊目錄;2020年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年版(即第9版)中國醫學類的核心期刊,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20年度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編校質量優秀期刊,2021年榮獲第七屆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榮譽稱號,2022年度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建設示范案例庫_百佳科技期刊、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23年《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繼續入選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刊)來源期刊(2023-202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年版入編通知、繼續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繼續入選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3)收錄期刊、繼續入選“中華中醫藥學會T2級優秀中醫藥科技期刊目錄”,2024年度榮獲第八屆廣東省精品科技期刊榮譽稱號、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建設示范案例庫•百佳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收錄證書、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4)收錄證書等。
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編系統投稿,不再接收紙質投稿、Emai1投稿。系統投稿不再收取審稿費。
本刊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代理投稿,實行投稿人負責制。投稿人必須是論文作者之一,并且投稿人就是論文負責人,能負責論文處理流程中的相關工作(修改論文、校對、繳納費用、接收雜志等)。建議第一作者作為投稿人(論文負責人)親自投稿,導師、課題負責人等論文中的通訊作者一般不進行稿件具體處理,不要作為投稿人(論文負責人)
確定您是論文的投稿人(論文負責人),在網站首頁的作者入口根據系統提示,注冊并激活您的賬號。敬請注意,您注冊所填寫的資料務必完整、真實、有效,這是論文發表和與您聯系的依據。如果有資料發生變化,務必及時更新。
通過郵件激活您的賬號,您就可以在作者入口登錄系統啦。
登錄系統后,花點時間留意“投稿工作區”的系統提示吧,本刊對作者的公告、說明都會在這里。
點擊“稿件管理一投稿”,接下來,您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是匆匆提交您的稿件,而是逐條認真閱讀本刊的投稿須知,根據須知對您的稿件格式、內容進行必要處理,并準備好相關的所需材料(投稿介紹信、優先數字出版授權書、項目證明材料等)。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規范的投稿不僅可以減輕我們的工作量,也可以大大提高論文被采用的幾率。
根據投稿須知完成論文的處理及相關準備工作后,根據系統提示,提交您的論文和相關附件材料。
認真填寫“自薦意見”,您需要從科學性、新穎性、參考性等角度對論文發表的意義和價值進行自我評價和推薦,這個非常重要,將是我們評審稿件的重要依據
認真填寫相關作者的資料信息,保證真實有效。
系統投稿完畢,務必記得根據提示,把論科研論文投稿介紹信、優先數字出版授權書及其他證明材料務必盡快快遞編輯部。
論文進入稿件處理流程后,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評審、加工、校對、出版步驟,具體參看附件“稿件流程圖”,這個過程,希望您耐心等待并隨時關注您在系統注冊的郵箱、手機等信息工具、經常登錄系統查看稿件進度,配合編輯完成稿件的修改、繳費、提交相關資料的工作。
本刊正常審稿周期1個月內、3個月內給處理結論、用稿周期6個月,有需要加急處理的情況與責編聯系。
系統一旦開始審稿流程,作者是無法自己撤稿的,撤稿請與責編聯系,修改稿件需要等責編退修。從您提交稿件的時候開始,編輯部就擁有了論文的出版權,任何私自撤稿轉投的行為導致學術不端風險由作者自行承擔。
286天的煎熬,發個論文誰經歷誰知道